课件编号18191643

浙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7.烽火岁月中的版画 教案

日期:2024-05-15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483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烽火
  • cover
浙美版九年级上册 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活动安排一课时。本课通过对20世纪上半页中国木刻版画的欣赏,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木刻版画,了解木刻版画的基本创作步骤和工具材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之情,提升爱国主义情操,并为下一单元套色版画“以刀代笔”的学习做铺垫。 教科书上李桦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和胡一川的《到前线去》,让学生初步感受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木刻版画犹如时代的战歌,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这些艺术家们强烈的忧患意识及爱国热情。古元的《人桥》、邹雅的《破碉堡》和彦涵的《当敌人搜山时》,让学生从人物和场景两方面深刻感受体会中国历史上这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操。古元的《减租会》、杨涵的《陈毅同志像》和黄新波的《卖血后》,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创作题材,让学生思考版画作品在这一时期兴起的原因和作用,从而明白木刻版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力群的《饮》和李少言的《鱼水情》,以及木刻版画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材料用具,通过对比欣赏分析两幅作品的线条语言,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木刻版画的线条表现特点,学会如何通过线条的表现解读赏析木刻版画。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总体到局部进行赏析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说,让学生更有深度地理解中国木刻版画的独特艺术价值。 二、学情分析 初中九年级学生,通过8年多的美术学习已经掌握了比较好的美术欣赏方法,对美术的形式语言、表现内容都有比较强的解读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九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成熟稳定,在美术鉴赏的方法上,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能够运用比较科学、理性的鉴赏理论与方法指导具体的欣赏活动。 三、教学理念 (一)运用鉴赏理论,开展经典作品欣赏 本课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应用费德门的鉴赏四步程序,即“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欣赏烽火岁月时期我国木刻版画作品的题材内容,结合艺术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展开作品欣赏。以李桦先生的代表作《怒潮》的欣赏,关注作品欣赏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素养达成。 (二)营造场馆式鉴赏场域,发展学生欣赏素养 学生在自主欣赏中,通过出示优秀版画作品,结合导学单开展学习。营造了场馆式的鉴赏场域,让学生在良好的欣赏环境中,对中国新兴木刻板画运动中的优秀作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而展示的环节增加了更多学生的欣赏、学习的机会,对木刻版画的创作题材等了解更方便。 (三)增强欣赏与创作的体验,版画感知更到位 在教学中安排了学生木刻版画方法的简单尝试与体验,通过体验,学生对木刻版画的刀法组织与黑白灰的艺术形式处理更加直观与明了。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烽火岁月时期我国木刻版画作品,了解木刻版画的表现题材与艺术语言的运用,学习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欣赏方法,欣赏烽火岁月中的木刻版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作品欣赏,体验版画刀法刻制,了解版画的刀法组织与黑白灰的艺术处理方法,在对比欣赏、小组欣赏中认识烽火岁月时期的木刻版画题材与艺术特色,学会运用四步鉴赏法欣赏版画作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欣赏烽火岁月中的木刻版画,了解版画创作的题材与作用,体会画家在画中表达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欣赏评价烽火岁月时期的木刻版画作品。 难点:烽火岁月时期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 导学活动 学习活动 一、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聆听音乐,初识版画 (1)艺术是相通的,现在请聆听一段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应该配上怎样的画面? 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择版画作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