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92419

广东省高州市十二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517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广东省,试题,历史,月月,学期,学年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练习(第15周)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们了解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是( ) A.有关北京人的历史传说 B.周口店地区的自然环境 C.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现 D.原始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2.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3.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包括( ) A.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B.青铜制造业的兴起 C.家畜饲养业的出现 D.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4.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当时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建造的房屋样式是( ) A.干栏式建筑 B.高楼 C.平房 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5.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耒相,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6.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他”指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7.“夏传子,家天下。四百年,迁夏社。”这是我国古代经典之一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开创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8.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下列表述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9.周王朝时在青铜鼎的使用上有明确的规定:“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这说明了当时的青铜器( ) A.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B.功能由兵器等发展到礼器 C.应用于农业生产 D.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等级界限 ( 七年级历史 第 1 页(共 6 页) 第 2 页(共 6 页) 第 3 页(共 6 页) )10.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如图所示商代时期的两件实物史料中,我们可以了解( ) A.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 B.早期的文明成就C.石器时代的风貌 D.文字演变的历程 11.《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型,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春秋后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2.下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 铁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量(件) 广西平乐银山岭 181 河南辉县固围村 93 长沙衡阳61座楚墓 70余 辽宁抚顺莲花堡 80余 山西长治分水岭 36 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 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 13.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 A.齐桓公利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B.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都发生在战国时期 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D.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 14.“凡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多的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工商业)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奴婢。”材料反映商鞅变法的措施是 ) A.改革户籍,加强管理 B.奖励耕织,发展农业 C.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D.废除井田,土地私有 15.二〇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