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94279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3797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西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宜春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时期的内朝官员秩爵并不显要,但是身份特殊,不仅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有时还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这说明汉武帝时期的内朝 A.以卑督尊 B.效率至上 C.专权妄为 D.掌控决策 2.13世纪初,英国贵族、骑士和市民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约翰签署《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开会议;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这些规定体现了 A.臣民参与监督王国的政务 B.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 C.议会与国王实行集体统治 D.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3.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4.下表为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B.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都借鉴吸收了欧美民主政治建设的精华 5.两税法最基本的特点是征收对象的相对广泛性与稳定性,改变了租庸调制下赋役征收对象狭窄并且极不稳定的状况。这有助于( ) A.放松政府对老百姓的人身控制 B.加强中央经济实力 C.缓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 D.削弱地方长官特权 6.“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这段史料可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鞅变法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等 ②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③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④商鞅变法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多了,录取标准总成为问题。唐朝科举考试考诗赋,宋朝则考“经义”,即仁义道德,演变到明朝,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八股取士制度。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意在 A.明朝政府希望通过八股文来选拔真正的人才 B.明朝政府通过八股取士来加强对民众思想控制 C.受到宋明理学的影响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8.文官制度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官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所有不与政府共进退的政府工作人员。文官一经录用,就长期任职,所以又被称为常任文官。这说明文官制度 A.成为各国政党斗争的工具 B.是维持政治统治的“稳定器” C.是中世纪世袭制度的继承 D.主要协调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 9.19世纪以来,欧洲各国掀起风起云涌的新大学运动,兴建了一批批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学科设置以自然科学为主,不再进行传统的宗教教学,且教育对象也扩大到中产阶级子弟及女子。这反映了 A.自然科学开始得到发展 B.高等教育得到社会重视 C.社会需求推动教育发展 D.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10.邓嗣禹在《中国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附录中列举的1570年到1870年之间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英文版论文和专著就有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