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温州始置州,因其地处温峤岭南,“虽隆而冬恒燠”,意为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温润,故名温州。 温州为什么会“温”? 温州的地名从哪里来? 4.4 物质的比热 材料准备: 小烧杯:40克热水; 大烧杯:100克冷水。 两支温度计。 1.分别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并记录。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1分钟,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并记录。 3.再过2分钟,再次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并记录。 【讨论与展示一】探究水温变化 时间(分钟) 0 1 3 热水的温度℃ 冷水的温度℃ (1)两杯水之间有没有热的传递?从哪里看出来? (2)在热传递中,哪杯水放热,哪杯水吸热?为什么? (3)0~1分钟和0~3分钟,大烧杯里的水哪次温度升高的更多?哪次吸收的热量更多? 数据分析 有热的传递。从两杯水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 热水放热,冷水吸热。因为热水温度降低,冷水温度升高。 0~3分钟大烧杯中的水升温更多、吸热更多。 时 间(分钟) 0 1 2 3 4 5 小烧杯里的水温(℃) 大烧杯里的水温(℃) 记录表 水温℃ 时间(分) 20 40 60 80 4 2 3 1 5 (4)结合以上观点与数据,试着说一说两个烧杯中水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引起水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80 70 61 53 46 40 20 26 31 35 38 40 冷 水 热 水 热传递1)条件: 2)方向: 3)结果: 图文解析: 热传递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高温→低温 温度相同。 热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_____,用符号____ 表示。 热量的单位为____,简称焦,符号为___。 英国科学家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 ★热量只发生在传递过程中,是一个动态、过程量, 不能讲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所以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热量 Q 焦耳 J 10g水温度升高3℃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126焦 1.如图 4-39甲所示,冬天在 给小孩喂牛奶前,要把冷牛奶 放在热水中加热。已知容器中 热水的初温为60℃,冷牛奶的 初温为10℃,每隔 1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温度,描绘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4-39乙所示。在牛奶放入热水直至两者达到相同温度的过程中,水 热量,温度 ;牛奶 热量,温度 。在前 10分钟内,牛奶温度的变化量要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热水温度的变化量。 放出 降低 升高 吸收 大于 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高于10℃低于90℃?有人认为,90℃的热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温一定是50℃,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①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 冷水会吸收热量,因此温度会高于10℃; 热水会放出热量,因此温度会低于90℃。 ②不同意这种说法。 因为两者的水量不确定,不能得出水温一定是50℃的结论。 结论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 有关,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 越大, 越多。 注意:本结论对放热降温也适用。 质量 吸收的热量 问题1 用煤气灶将初温相同的半锅冷水和一锅冷水烧开时间一样多吗? 【讨论与展示二】 质量 结论2: 物质 跟 有关。 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 越大, 越多。 吸收的热量多少 温度的升高量 温度的升高量 吸收的热量 问题2 用煤气灶将初温相同的两壶水分别烧成温水和烧开需要的时间一样多吗? 思考与讨论 1、如何辨别并比较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 2、实验中要控制哪些量相同? 3、实验中要测量哪些量?要用哪些测量仪器? 以水和沙子为例设计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在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相同的情况下,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比较加热时间。 加热时间长即吸收的热量多,反之,则少。 水和沙子的质量要相同;同样加热到某一温度或变化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