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01230

专题08:小说阅读(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27066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考点,串讲,专题,学期,31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考点大串讲 专题08:小说阅读 目 录 01 考点透视 02 命题解读 03 技巧总结 04 考场练兵 新课标中对小说阅读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1)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 1.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 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分析写作手法。 2.命题趋势 新版课程标准提到了“核心素养内涵”,其中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这里首次提到了“革命文化”,这是一个新亮点,必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考试中有所体现。 主要考查小说,选材贴近社会生活,关注情感体验,侧重情境设置,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并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小说考题的主要命题方向 一、“情节”题型: 情节是小说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备考时要关注与情节有关的小说的结构、线索、情节的叙述角度(人称)、叙述方式等等。 (1)结构: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故事情节完整,表现人物性格命运,卒章显志。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中间来说,可以插叙;可以过渡,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⑤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2)线索:小说的线索是贯穿全篇的中心事物或事件,整理小说情节脉络时,要以小说的线索为关键词去寻找。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有时在关注小说的题目也可以是线索。 (3)情节的叙述角度:要关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区别。两者相比较,第一人称叙述(“我”)使小说故事更具真实感和冲击力。 (4)情节概括题的问答模式 ①一句话概括情节式 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形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 ②分点概括情节式 一般根据小说发展的阶段性进行概括,如①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②丈夫撒谎掩饰。③妻子替丈夫圆谎。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