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01981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28.《国殇》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5815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教,中职,语文,拓展,模块,国殇
  • cover
(课件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国 殇 屈 原 作者回顾 屈原: (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根据刘向、刘歆(xīn)父子的校(jiào)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 《离骚》 《天问》 《九歌》(11篇)(包括《国殇》) 《九章》(9篇) 《远游》 《卜居》 《渔父》 《楚辞》封面 作品回顾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云中君 》(华三川) 《东皇太一》 (天神) 《云中君》(云神) 《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 《大司命》 (主寿命的神) 《少司命》(主子嗣的神) 《东君》(太阳神) 《河伯》(河神) 《山鬼》(山神) 《礼魂》(送神曲) 神 人 《国殇》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影响与意义 王国维: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梁启超: 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释 题 《国殇》是《九歌》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作品,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 殇:①未成年而死者(男20岁,女15岁); ②为国家牺牲的将士(文中意) 《国殇》正是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这首诗是祭歌、挽歌,也是颂歌。 Chéng 悔恨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ɡǔ兮短兵接。 旌jīnɡ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援玉枹fú兮击鸣鼓。 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xié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全诗结构 全诗可分两大段。从开头至“严杀尽兮弃原野”为第一段,是叙写将士们与敌人激战及壮烈牺牲的经过; 从“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结束为第二段,是作者对牺牲将士的哀悼与颂扬。 楚军装备精良,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这是一群英雄战士,他们奔赴战场,去和敌人作殊死战斗。 车错毂兮短兵接。 操吴戈兮被犀甲, 操:拿着;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兵器) 被通“披”;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车错毂:两国激烈交战,兵车来往交错。 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 短兵: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戈:古代兵器。当时以吴国造的戈最为锋利。 戈是中国古代用于钩杀和啄击的冷兵器。由戈头和柄组成。戈头多为青铜铸造。柄多为竹、木制作,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米。戈盛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战国晚期,铁兵器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至西汉后期已绝迹。 战国皮甲,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