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03691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素材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96479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课件,日暮,常记溪,上册,如梦
    (课件网)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 背景链接 本词选自《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卷网-2002年版)。如梦令,词牌名。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之作,她当时生活稳定幸福,时常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于是写下这首著名的小令。 诗词诵读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xìnɡ ǒu 理解诗意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语解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大醉。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指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惊】惊动。 诗意: 时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沉醉其中,不想回家。尽了兴致,天色已晚,乘舟返回,却误进了荷花丛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奋力把船划出去,(一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水鸟。 诗词赏析 “常记”明确点明本词记述的是往事,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词人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本词起笔平淡,却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中。“沉醉”二字透露出了词人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委婉地写出了词人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词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下来的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 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从而“误入藕花深处”。“误入藕花深处”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词人的忘情心态。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才“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主旨归纳 这首词写词人追忆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词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后练习 1.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词人追忆郊游的地点、时间,以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记归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词人嗟叹天色已晚,慌乱中误闯荷花丛的两句是:_____,_____。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2.试品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争”字好在哪里。 争渡,就是强渡,抓紧划船,使劲划船一连两个“争渡”,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3.赏析词中“惊起一滩鸥鹭”的“惊”字。 一个“惊”字,既暗写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了停栖在荷花丛中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纯洁天真,言尽而意未尽,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乐的旋律。 4.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①用词简练,用语平常,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极富生活气息。 ②画面感很强,富有活力。 知识链接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姹紫嫣红,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北宋词清新婉丽、哀而不伤,南宋词多慷慨悲壮、饱含血泪。这四首词中,第一、二、四首是北宋词,第三首是南宋词。北宋词、南宋词虽风格各异,但也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