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08313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67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 cover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汗”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学着课文的写作顺序,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 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学着课文的写作顺序,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 比较发现,了解篇章页 1.亲爱的孩子们,欢迎你们升入三年级。请打开语文课本,翻翻封面,看看目录,说一说三年级的语文书和一二年级有什么不同? 2.每个单元的第一页,有什么用处? 单元页的设置,让我们学习任务更清晰,更明确。单元页上面的文字,用诗意的文字概括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内容;下面是语文素养目标,告诉我们本单元着重学习有关阅读理解等知识能力,还有就是三年级要开始学习写作表达了,每个单元都从不同角度有了体现。 联系生活,适时揭题 1.升入三年级,语文学习的挑战也升级啦!有挑战才有快乐,我们的快乐也要升级啦!就这样开启我们全新的三年级学校生活吧! 2.聊聊自己学校。亲爱的同学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说说你最喜欢我们学校哪些地方?你会在那儿做些什么? 3.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所很特别的学校———《大青树下的小学》。 初读课文,交流词句 1.读: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划:在文中划出让你觉得陌生、特别、有新鲜感的词句。 3.说:全班交流。 学习有新鲜感的词语 1.了解各民族。 (1)你对这些民族有什么了解吗?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2)请你根据知识小卡片,把图片和相对应的民族连一连。(出示德昂族、傣族、阿昌族、景颇族人物服饰图和相关资料) (3)为什么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很鲜艳,而且喜欢披金戴银? 首先,从服饰的取材来说,染料都是植物染料,蓝靛,朱红......都是当地比较常见的植物染料,这与地域资源有关。 其次,从民族心理来说,少数民族对美的认识较为大胆,喜鲜艳,重图腾及寓意,图案简洁但色彩浓烈,表达一种炙热的神灵信仰。 第三,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少数民族节日时的盛装,尤其现在旅游业的兴盛,也改变着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4)了解汉族。同学们我们是———汉族。我们汉族是怎么来的呢? 1900多年前,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朝代叫汉朝,是当时世界强国,面积最大的时候达2560万平方公里。汉文化的发生、发展、发扬就在那个时候开始的,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就是汉族,我们说的话叫(汉语)写的字叫(汉字)。 2.学习其他有新鲜感的词语。同学们还找到了很多让你们感到陌生、特别、有新鲜感的词语。 (1)根据学生的圈画情况板书 坪坝 边疆 绒球花 太阳花 凤尾竹 摔跤 跳孔雀舞 …… 这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对于我们来说比较陌生,除了上网了解,还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认识它们。 ———图片认识:绒球花 太阳花 凤尾竹 ———利用字形理解:“坪坝”两个字都是提土旁,意思是“平坦的场地”。拓展认识:水坝 大坝 堤坝 ———借助字体演变理解:边疆 (在古时候,“疆”字左边是丈量土地用的弓,右边是两块田地,本义是划分疆界;到了现代,“边疆”就是靠近国界的那部分领土,也就是我们这个国家最边边上的地方。近义词是“边境”。) (2)齐读有新鲜感的词语。 (3)这是一篇介绍学校的课文,为什么要写到这些呢? (4)小结。 学生特别: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环境特别:坪坝 边疆 绒球花 太阳花 凤尾竹 活动特别:摔跤 跳孔雀舞 学习有新鲜感的句子 1.刚才我们通过学习有新鲜感的词语认识的一所特别学校———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不单单是词语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