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12320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每课一练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2089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5课,两汉,科技,文化,每课,一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基础练习 知识点一 造纸术的发明 1《三辅旧事》上曾说:“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江充给刘据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汉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由此推断 ( )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纸张比丝帛便宜 C.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纸张 D.当时,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非常普遍 2东汉时,蔡伦被封为“龙亭侯”,美国《时代》周刊推出“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栏目,蔡伦上榜,其依据应该是他 ( ) A.编写了《道德经》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展了中医理论 D.出使西域立功 3《后汉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反映了 ( ) A.西汉初年就出现了用麻做的纸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蔡侯纸”材料易得,便于推广 D.“蔡侯纸”传播到世界各地 知识点二 张仲景和华佗 4《四库全书提要》记载,仲景之学“自宋以来,医家奉为典型,与《素问》《难经》并重,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文中被“医家奉为典型”的“仲景之学”是 ( ) A.《黄帝内经》 B.《道德经》 C.《论语》 D.《伤寒杂病论》 5东汉有位名医发明了一种药品:“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这位名医是 (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知识点三 历史巨著《史记》 6研究如图的《史记》目录,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这是最早的历史著作 B.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C.本书可以用来研究东汉历史 D.本书为集体创作的官修史学著作 史书的三种主要体例  (1)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 (2)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 7这部著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学家班固评价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在该著作中不可能记载的史实是 ( ) A.光武中兴 B.桂陵之战 C.蒙恬北击匈奴 D.张骞出使西域 8司马迁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史记》。鲁迅先生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说明该书 ( ) A.侧重史书完整记载 B.注重史料实地考证 C.具有史学文学价值 D.秉笔直书公正著史 知识点四 道教和佛教 9青虚山位于唐县城北35千米处,因“四时之气清而煦,界入虚无,超然物外”而得名,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追根溯源,关于道教兴起时间和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 ) A.西汉时期;董仲舒、张骞 B.东汉末年;张角、张陵 C.东汉时期;张骞、张角 D.西汉末年;张骞、张陵 10“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传教士和中国皈依者……到公元4世纪后期,中国西北部十分之九的居民都信奉了。”这里“传入中国”的是 ( ) A.基督教 B.白莲教 C.佛教 D.道教 两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  (1)政治因素:汉朝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国家巩固。(2)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发展较快。(3)民族因素: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得到加强。(4)中外交流:两汉时期中外交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流活跃。(5)历史基础:前代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丰硕。(6)群众因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为两汉文化的昌盛提供了条件。 11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而纸张就是文字传播的最佳载体。造纸术,特别是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纸就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由此可知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是 ( ) A.彻底降低了人类文化传播的成本 B.彻底改变了人类文化传播的途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