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12405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基础练习

日期:2024-05-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1125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4课,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基础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材核心练: 1. 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范围: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 以西,也就是现在 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第一次:公元 年为联络 夹击匈奴,没达目的,但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3)第二次:公元 年为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流。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2.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路线:从 出发,穿过 ,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 。 ②交流:汉朝的 和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 、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③作用:是古代 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 ,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 易混警示 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但丝绸之路并不是他开辟的。 3.对西域的管理: (1) 的设置。 ①时间:公元 年;地点:乌垒城;职权:管辖西域36国。 ②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也充分说明了今 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2)班超出使并管理西域。 ①东汉明帝时,派 出使西域。取得西域各国的信任,留守并经营西域30多年,派 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②班超死后,他的儿子 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基础达标练 1.(历史解释)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诗句,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增强了西汉实力 B.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C.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加强了与欧洲的政治交往 3.(时空观念)西汉时开辟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给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这条“丝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 ( ) 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B.长安—西域—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 C.长安—葱岭—河西走廊—西域—安息—大秦 D.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 4.(史料实证)“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众多,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贸进入的更是不胜枚举。”材料反映出丝绸之路促进了( ) A.边疆地区的治理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大一统局面形成 D.中外文明的交流 5.“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大大促进了汉朝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 ) A.地中海沿岸    B.孟加拉湾沿岸 C.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D.马来半岛 6.《后汉书》记载:“班超定西域……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甘英此行 ( ) A.将造纸术传到欧洲 B.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C.使汉朝开始了解西域情况 D.开辟了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素养提升练 7.(2023 贵阳质检)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甘英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匈奴控制中亚 8.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和大家一起参加。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①起点、②途经区域、③最远到达地区的古代名称,说出一位与这一“要道”相关的汉朝功臣。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 丝绸之路是一条多种宗教、思想、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