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13130

专题二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课件(共28张PPT) 沪科版2020上海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35579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专题,PPT,必修,选择性,上海,2020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动量 专题二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条件. 2.会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多物体、多过程问题. 3.会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的临界问题. 一、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2)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 (3)系统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0. 此种情况说明:当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但是合外力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分量是守恒的. 2.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研究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必须合理选择系统,分清系统的内力与外力,然后判断所选系统是否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 例1 质量分别为M和m0的两滑块用轻弹簧连接,均以 恒定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滑块发生碰撞,如图所示,碰撞时间极短,在此过程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M、m0、m速度均发生变化,碰后分别为v1、 v2、v3,且满足(M+m0)v=Mv1+m0v2+mv3 B.m0的速度不变,M和m的速度变为v1和v2, 且满足Mv=Mv1+mv2 C.M、m0和m的速度都变为v′,且满足(M+m)v=(M+m0+m)v′ D.M、m0、m速度均发生变化,M和m0的速度都变为v1,m的速度变为v2,  且满足(M+m0)v=(M+m0)v1+mv2 √ 解析 M和m碰撞时间极短,在极短的时间内弹簧形变极小,可忽略不计,因而m0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动量不变(速度不变),可以认为碰撞过程中m0没有参与,只涉及M和m,由于水平面光滑,弹簧形变极小,所以M和m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两者碰撞后可能具有共同速度,也可能分开,所以只有B正确. 例2 如图所示,质量为0.5 kg的小球在距离车内上表面高20 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平抛,落在以大小为7.5 m/s的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车内上表面涂有一层油泥,车与油泥的总质量为4 kg,设小球在落到车底前瞬间速度大小是25 m/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是 A.5 m/s B.4 m/s C.8.5 m/s D.9.5 m/s √ 解析 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v0=15 m/s. 小球和车作用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有 -mv0+Mv1=(M+m)v′, 解得v′=5 m/s. 所以A选项正确. 二、动量守恒定律应用 1.动量守恒定律在多物体、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多个物体相互作用时,物理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分析此类问题时应注意: (1)正确进行研究对象的选取:有时对整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有时对部分物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研究对象的选取一是取决于系统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二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 (2)正确进行过程的选取和分析:通常对全程进行分段分析,并找出联系各阶段的状态量.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列式时有时需分过程多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有时只需针对初、末状态建立动量守恒的关系式. 例3 甲、乙两个溜冰者质量分别为48 kg和50 kg,甲手里拿着质量为2 kg的球,两人均以2 m/s的速率,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滑行,甲将球传给乙,乙再将球传给甲,这样抛接几次后,球又回到甲的手里,乙的速度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则此时甲的速度的大小为 A.0 B.2 m/s C.4 m/s D.无法确定 解析 以甲、乙及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甲原来的滑行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有(m甲+m球)v甲+m乙v乙=(m甲+m球)v甲′, √ 例4 如图所示,A、B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2 kg与0.9 kg,A、B上表面粗糙,与水平地面间接触面光滑,质量为0.1 kg的铁块(可看成质点)以10 m/s的速度从A的左端向右滑动,最后铁块与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