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2173

语文八年级上沪教版(五四制)3.11《青玉案_元夕》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5865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八年级,教版,五四,3.11,青玉案_元夕
  • cover
课件47张PPT。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辛弃疾,原字坦夫,曾自号“六十一上人”,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南宋的无双豪杰词坛的豪放大纛。在文人中,他是个英雄;在英雄里,他是个文人。一世之雄,万古人物。 民族仇、复国志炼其词魂 胡尘飞、金戈鸣壮其词威。 诗歌只有在血雨腥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永遇乐》戏赋辛字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自嘲一生辛酸苦楚】辛稼轩,词中之杰,人中之龙也。 ———《白雨斋词话》笔作剑锋长 词寄英雄气 辛弃疾是一位中原起义的热血男儿,一个踏实肯干的风云人物,一个壮怀伟志、文才武略的英雄志士。他一生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值族存亡之秋,英雄却无用武之地,赍志而殁。 《水龙吟》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此三句集中体现了词的三美(以悲为美、以艳为美、以柔为美)虽写英雄之志,不乏儿女之情,将百炼钢化为绕指———这是辛词所独有的艺术境界。(叶嘉莹:最为不可企及的过人的成就)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忧患意识、责任感)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他才高、性烈、脾气大。大将军兼大文豪,三千年难得一见。他以文为词,以气入词,领袖一代,雄视百家。 传世佳作分为三类: 英雄气 儿女情 乡村语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请缨无路,报国有心)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郭沫若题辛弃疾纪念堂联扫空千古横绝六合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孝宗乾道六年至八年,辛弃疾在临安任司农寺主簿,词作于此时(1171年)。元夕节《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生查子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作寻常平淡语 抒悲凉深沉情)   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精妙地以三句宋词描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①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 ②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 ③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 故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元夕求索图 元夕寻人图 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暗喻。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