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2174

语文八年级上沪教版(五四制)3.11《青玉案_元夕》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9215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语文,八年级,教版,五四,3.11,青玉案_元夕
  • cover
课件21张PPT。[南宋]辛弃疾 青玉案 · 元夕 青玉案是词牌名,规定了文章的格式元夕是词的标题,元夕就是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知其人 论其事 诵其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他是著名的爱国志士,他的文学创作密切地联系着他的政治事业。 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3、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 。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1、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2、辗转任职时期 。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思想内容 及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辛弃疾继承苏轼和南宋以 来爱国词人的豪放词风,气势壮阔的 艺术境界,也接受婉约词人的影响, 形成了自己瑰丽多姿的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辛弃疾的词今存六百二十余首,主要表现了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批判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政策,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辛弃疾名句知多少?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③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翻译组———全词大致翻译出来 意象组—上阕写了哪些意象?其意境如何?下阕写了哪些形象?其特点怎样? 技巧组———分析上阕与下阕的关系, 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联想组———展开联想和想象, 把你认为最美的词句描绘出 来。 分组讨论:宝马雕车香满路。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上阕: 纵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下阕: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现如何?意 象东 风 灯 火 烟 花宝 马雕 车 凤 箫 彩 灯灯火辉煌烟花怒放车水马龙彩灯炫目歌舞欢腾繁华热闹下片主要写了哪些形象?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盛妆艳服的丽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孤高脱俗的美人 反衬 与众不同 寂寞孤独 不慕荣华 不流时俗“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个怎样的女子呢?上阕 之景 热闹繁华下阕 之景 稀疏冷落下阕佳人 孤独寂寞 盛妆艳服的丽人孤高脱俗的美人反 衬反 衬表 现 手 法14学习表现手法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提示: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15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探究讨 论 梁启超评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幽独”在这首词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简要陈述词人在这首词中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怀抱”?主旨探讨爱情词?梁启超:“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知人论世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