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24999

7.3 物联网技术 课件 (共15张PPT)《信息技术基础》(高教版)

日期:2025-05-02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33817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联网,技术,课件,15张,PPT,信息技术基础
  • cover
(课件网) 第7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本章将介绍云计算、虚拟现实、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对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当前的应用场景做一个简要说明。 《信息技术基础》配套资源 7.3.1 物联网的概念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为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简单来说: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在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从另一个层面讲,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还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产业、行业的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7.3 物联网技术 2.物联网上的物体应具有的三大特征 一个物体能称得上是物联网上的物体,那么它应该具备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标识能力:物体应该有自己特定的编号,才能让物联网上的应用系统识别出自身。在物联网应用系统中,装有传感器的节点有自己的节点编号,用于标识物体的RFID电子标签也有自己的编号,网络中的激光扫描仪、监控摄像头等设备还有自己的网络IP地址编号,这些编号的规则可能各不相同,但起到的作用都是让物联网能找到该物体。如图7-51是给电线杆添加标识信息,目的是让每个电线杆都有自己的编号,以方便日常管理。 7.3 物联网技术 图7-51 电线杆编号 2)感知能力:物体能感知周围的情况,例如地理位置、温湿度、光照等信息。车联网系统中的车辆,通过GPS系统能够准确的获取车辆所在的地理位置,结合电子地图系统为车辆提供导航服务。车内的温度传感器能监控车厢温度,根据温度设定自动开启、关闭、调大、调小车载空调。这里的车辆就具备了获取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温度信息的感知能力。 3)通信能力:物体能将自身的信息传递出去,同时也能接收相关信息。如果物体只能感知周围的情况,获取到信息,但不能把信息发送出去,这样的信息也是没有用处的。物联网中的物体,可以通过电信接入网(3G接入、4G接入)、局域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信息传递给上层的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并能接收信息系统的要求调整物体自身的状态。 7.3 物联网技术 7.3.2 物联网技术基本内涵 目前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大致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也称为传输层)和应用层。也有人将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分为四层:感知层、传输层、服务管理层和应用层,其主要区别是将三层体系结构中的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等服务独立出来,在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抽象出服务管理层。 1.感知层 感知层是让物体说话的先决条件,物联网感知层由数据采集子层、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子层组成。数据采集子层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信息,例如标识信息、物理量信息、多媒体信息(音频、视频等)。具体涉及各种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等),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数据采集子层除了对物体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同时接收上层网络送来的控制信息,完成相应执行动作。这相当于给物体赋予了嘴巴、耳朵和手,既能向网络表达自己的各种信息,又能接收网络的控制命令,完成相应动作。 7.3 物联网技术 感知层中常见的关键技术如下: 1)传感器。传感器是物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