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34932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练习含解析(4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5293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整体性,打包,4份,解析,练习,课件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基础巩固 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完成1~2题。 1.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读热带雨林景观图,完成3~4题。 3.图中包含的自然地理要素有(  ) ①大气 ②土壤 ③生物 ④民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是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统一变化形成的。下列关于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要素之间只进行着物质交换,没有进行能量循环 B.各要素之间只进行着能量循环,没有进行物质交换 C.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各要素之间没有平衡的功能 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读图,完成5~6题。 5.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粮食减产、牧业下降 B.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牧业下降、粮食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6.下列关于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7.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 降水:  ;气温日较差:  ;地表水:  ;地貌:     ;土壤:     ;植被:    。 (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能力提升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4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起关键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形成过程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3.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均衡性特征 C.区域性特征 D.单一性特征 4.下列叙述中,与南方地区酸性红壤形成有关的是(  ) 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5.下列关于资源综合利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种单项资源的开发不会对其他地理要素造成影响 B.地区间的资源联系不密切,资源的开发就不会影响其他地区 C.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地理要素 D.采伐森林资源是局部的,不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 读旗状树冠图片,完成6~7题。 6.图中树冠呈旗状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不均 B.地形崎岖 C.风力作用 D.人为砍伐 7.旗状树冠的形成与其生长的独特环境有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基础巩固 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完成1~2题。 1.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密切相关。第2题,由图可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读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