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35925

选择性必修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检测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6100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选择性,答案,练习,检测,交往,对外
  • cover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藏族吐蕃政权君长的称号)尺带珠丹。唐蕃和亲(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B.强化了唐朝对台湾的管理 C.促进了汉藏间友好关系 D.开发了祖国西北边疆地区 2.雍正五年的一道谕旨中说:“向来云贵川广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这表明清政府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云贵川广地区过于落后 B.平定“三藩之乱”的需要 C.加强君主专制的迫切需要 D.加强对云贵川广地区的管辖 3.司马迁《史记》将“中国”与“九州”“十二州”“天下”“五服”“四海之内”联系起来,并称匈奴及其先人为“荒服”,构建了包括匈奴等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多民族的“中国”。这体现了( ) A.华夏一体的观念 B.华夷之辨的观念 C.以德治国的观念 D.文明同化的观念 4.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安西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理藩院 B.①护乌桓校尉 ②单于都护府 ③伊犁将军 C.①护乌桓校尉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 D.①安西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伊犁将军 5.清入关前的祭礼基础比较薄弱。顺治元年九月,清朝开始正式践行明制祭礼,所定乐章郊祀九奏、宗庙六奏、社稷七奏均与明制相同。这反映了清朝( ) A.推动民间风俗变革 B.消弭了民族间的差异隔阂 C.照搬明代政治制度 D.树立正统合法地位的意图 6.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 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 7.有学者认为,“唐朝的天可汗制度,可以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国际性质的组织和制度。四夷诸蕃自愿结成联盟,共推大唐天子为联盟首领”。据此推知,“天可汗制度”( ) ①标志着宗藩关系的正式形成 ②建立在唐王朝国力和声威的基础之上 ③有利于西南地区各民族间关系的缓和 ④推动边疆、内地各民族之间的大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杰出俚人大首领。她贤明统率本部落民众,引导他们多做好事、善事,后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她的生平载于《二十五史》的《隋书》《北史》和《资治通鉴》等正史。冼夫人文化在粤、桂、琼地区极具感召力。冼夫人故事的流传体现了( ) A.社会危机下人们对英雄的期待 B.主流价值影响生活观念 C.文人借女性英雄题材抒发抱负 D.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加强 9.据记载,明代贵州土司管辖的大定府“俗尚敦庞,冠、婚、丧、祭,渐能循礼”,播州“士愿而好学,女贞而克勤”。到了清朝,播州“士风尤盛,人才间出。士质而有文,民朴而易治。崇尚气节,不耻贫贱”。由此可知,明清时期这些地区( ) A.改土归流势在必行 B.理学内涵得以丰富 C.因俗而治成效凸显 D.儒学教化作用明显 10.下图雕塑是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恒部人,明初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摄理贵州宣慰使。她率领当地各族人民积极修建道路,设驿站,沟通了内地与西南边陲的交通,巩固了边疆政权,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奢香夫人所属彝族恒部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