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3731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解答题全册专项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4259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地理,七年级,上册,答题,全册
  • cover
2023-2024年地理七年级上册解答题全册专项训练 1.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 (2)B点属于 半球(南或北) (3)B点在A点的方向 。 (4)和A点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2.河北石家庄某中学初一学生在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实践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物影日变化】 一天中,即从日出到日落,地面物体影长不断发生着变化。 活动1:晴朗的日子,学校操场上,同学们分别在9点、12点、15点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图为同学们记录的一天中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示意图。 (1)正午12点,竹竿影子的朝向是 (2)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填“先变长再变短”或“先变短再变长”);此现象与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有关。 【物影年变化】 一年中,物体的影长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同学们测量并纪录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下图)。 (3)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 (节气)前后,那时太阳直射 (填相应纬度或纬线)。 (4)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北半球正午,物体的影长越来越 (填“短”或“长”),此现象与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有关。 【物影与生活】 同学们进行实践活动后,深刻地认识到地理与生活密切相连,于是他们积极观察生活现象,勤于思考现象背后的地理奥秘。 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河北石家庄(38°N)的小明邀请家住广州(23°N)的小宇一起测量相同高度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甲、乙两图(下图)。 (5)阅读图文材料,判断甲图代表的城市是 。 (6)由此推理,为了采光更好,与广州相比,石家庄的楼间距应该更 (填“大”或“小”)一些。 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该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米。图中A、B、C、D各点中,海拔最高的是 点。其高度范围在 米之间。 (2)量得C、D两隧道口的图上距离是1.6厘米,则隧道的长度是 米。若隧道CD路面坡度平直,则由C到D是 (填“上坡”或“下坡”)路面。判断的依据是 。 (3)图中张庄大致位于李庄的____方向。 A.正东 B.东南 C.西北 D.正北 (4)下列有关隧道CD的修建的说法,唯一错误的是____。 A.缩短了公路的长度 B.保护了山上的自然植被 C.减小了公路的坡度 D.节约了公路的建设成本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 ,我国位于这两个半球上的 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 B C D 。 (3)各大洲中,最寒冷的是 洲;各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洋。 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天津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如图为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天津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 洋→C 洋→F 洋,最后回到天津。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一般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多火山地震。 (3)据图,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现象1: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原因: 。 现象2:地中海面积在不断 (填选缩小或扩张),原因: 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的 (填选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 6.读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填空: (1)AB两地降水量多的是 ,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 (2)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 7.阅读厄瓜多尔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厄瓜多尔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普约(图中数码①所示)每月均温低于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