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43318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709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古诗词,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对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亚圣”。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但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对立的两派,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B.唐代以前出现的诗歌一般叫古体诗,唐代出现的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叫近体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琵琶行》中的“行”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没有十分严格的字数、句数的限制。 C.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以针砭时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和元稹在文学史上并称“元白”。他虚构了“琵琶女”这一形象来书胸中块垒,以表达自己遭迁谪的不满之意。 D.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家”即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情景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 , 。 (2)在《春江花月夜》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开遍鲜花的树林闪烁着雪珠般的光芒的句子是: 。 (3)《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 。 三、小阅读-课内 3.阅读教材中的篇章(节选),按要求作答。 客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两篇中的画线句子都写到了“江”和“月”,但所抒发的人生感悟有何差异?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地名进入古诗 彭程 一 在我个人的经验中,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 目光摩挲过一个个地名,旁边那些或大或小的圆圈或圆点,在幻觉中次第打开。仿佛是岩溶地带大山峭壁之上的洞穴,外部看去并不大,一旦进入,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下,藏匿着自然、历史、民俗……一个物质和精神的丰富浩大的谱系。而与这种感觉几乎同步,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 譬如此刻,目光所及之处,是甘肃武威。西汉初,武威为匈奴所占据。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两次远征河西,大败匈奴,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此地。不过在漫长岁月中,它更为人知的名字是凉州。凉州,地名二字中已经有了凛冽的寒意,①入诗,更是漫溢出边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甚至“凉州词”在唐代成为专门的曲调,很多诗人依调填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 ……从汉唐到明清,一片愁云惨雾,飘荡舒卷在西北大漠戈壁之上。 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一行诗句便是一条通道,让我得以穿越时光的漫漫长廊,驰目于辽阔的天空和大地,徜徉在幽静的山林和庭院,欣赏四时风光,感受八方习俗。 二 ②爱默生说过:诗人是为万物重新命名者。有一些地方,虽然早已经地老天荒地存在着,但长时间里都只是一种物质形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