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54420

第26课 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559295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6课,诗词,五首,春望,课件,17张
  • cover
(课件网)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春 望 春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而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圣”。 诗作《望岳》《登高》以及“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等都脍炙人口,有《杜工部集》。 知人论世 回乡探亲 安禄山叛变 755年11月 潼关失守 北上避难 756年5月 756年7月 唐肃宗 宁夏登基 投奔被俘 757年4月 官卑职小 疏于看守 逃离长安 安史之乱下的杜甫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叛军攻下唐都长安。八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一家老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城外的羌村,然后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所以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当时长安被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 今译: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草木丛生。 指长安城 形容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颔联) 感伤时局 伤心 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颔联:写“望”中所感。移情于景(拟人),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忧国伤时的心情。结构上,承上启下,以“感时”承上,以“恨别”启下。 使……惊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战事接连数月,(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满头白发越抓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插不住簪子。胜,能够承受、禁得起。簪,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 简直 题目中的“望”统领了哪几句诗?这几句诗写景的角度是如何变换的?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 诗歌的首联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首联写了国、山河、城、草木四种景象。 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 这是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为什么说家书“抵万金”? 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叛军所至之地,百姓皆惨遭杀戮。诗人家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 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3、面对这破败的山河,杜甫为自己画了一幅怎样的自画像?这幅画里包含了他怎样的情感?45岁的他又为何总是在“搔弄”自己的头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饱经忧患,忧国忧民,头发为之变白、稀疏,情境悲苦———满头的白发越搔越短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白头”因愁而生,“搔”的动作是为了解愁,“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越来越深。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悲愁。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他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情感。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首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