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56805

1.3物质的分散系(教案)(表格式)——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3099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2019,苏教版,化学,学期,高一
  • cover
课题: 1.3 物质的分散系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三种分散系之间的本质区别;2.了解胶体的性质和应用;3.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及电离的含义;4.学会书写简单的电离方程式。 教学重点: 三种分散系的区别,胶体性质,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教学难点: 电解质及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电离方程式书写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回顾】 物质的量:概念,单位,计量对象 阿伏伽德罗常数:表示,单位,近似值 3.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n·NA 4.摩尔质量:M= 5.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数 6.气体摩尔体积: V= n·Vm(标况下) 旧知巩固 提问学生 回顾旧知 思考回答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回顾“溶液”概念、组成、特点: 溶质+溶剂———分子或离子的形式,混合物,均一、稳定,(部分)能导电,凝固点降低 如何区分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新授】 一、常见的分散系 1.分散系 (1)定义:混合物体系 (2)包含: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分类: ①按组成和状态分: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 提问 引导阅读 提问 概念讲解 要点讲解 思考回答 阅读P17 回答问题 学生笔记 阅读P21 [学科提炼]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②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悬浊液+乳浊液) 或 10-9m 10-7m(0.1 m) 胶体 实验探究 实验序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氢氧化铁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实验2加入氢氧化铁胶体,液体变澄清胶体能使悬浮颗粒物沉降 说明:向沸水(蒸馏水)中逐滴加入FeCl3(适量)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进行观察,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对光有散射作用) ———区分胶体与溶液,物理方法 2.胶体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并沉降 3.常见的胶体有:烟、云雾、硅胶、烟水晶、有色玻璃、蛋白质溶液(牛奶、鸡蛋清、豆浆)、淀粉溶液、Fe(OH)3 重点强调 实验要点 说明 要点讲解 要点讲解 学生笔记 阅读P18 [实验探究] 完成表格 记录笔记 阅读P19 [拓展视野]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胶体、Al(OH)3胶体、血液、墨水等 4.胶体的应用(P19) 溶液、胶体、浊液三者的区分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小分子或离子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的集合体分散质粒子 直径/m<10-910-9~10-7>10-7外观特征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通过 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通过 半透膜能不能不能是否有 丁达尔效应无有无是否有 吸附性无有(表面积大,可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无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淀粉溶液泥浆、油水 三、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 (1)概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碱、盐大都是电解质。 (2)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2.非电解质 (1)概念(P20) (2)蔗糖、酒精、葡萄糖、油脂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 对比区别 板书 概念讲解 记录笔记 笔记批注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非电解质化合物类型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金属氧化物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等通电时的现象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能导电实例H2SO4、NaOH、Na2CO3、CaO等C2H5OH、SO3、NH3、CH4等 常见物质类别 (二)电解质的电离 1.电解质的电离的表示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