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57261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33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重庆市,月月,答案,试题,历史,拔尖
  • cover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 座号、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保持答卷清洁、 完整。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试题卷自己保存,以备评讲)。 第Ⅰ卷 选择题(共15题,满分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黄河、长江为原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也带来了频繁的水旱灾害。大禹面对洪水,“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九山”;面对灾荒,“调有余相给, 以均诸侯”,指挥各邦国人民疏通水道、兴修水利,在各邦国之间调度粮食。这些举措的深远影响在于( ) A. 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B. 标志着政权国家的产生 C. 为禹登上王位赢得了威信 D.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 2. 秦朝自认为是水德之始,故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汉初,丞相张苍认为汉当水德之时,仍需尚黑。文帝时, 贾谊提出“汉以土代水, 当尚黄”的建议,但受到开国功臣阻挠。 武帝继位后, 力排众议“改汉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尚黄”,汉朝改制的过程本质上( ) A. 体现了五德始终成为思想主流 B. 反映了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C. 希望以礼制统一达到政治统一 D. 展现了统治者的个人能力 3. 晚唐诗人姚合在《庄居野行》中写道: “客行野田间, 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浮浪书生亦贪利, 史笥经箱为盗囊。插花作牙侩, 城市称雄霸。 梳头半列肆, 笑语皆机诈。 ”诗中情景出现的根源在于 ( ) A. 社会门第观念淡化 B. 重商主义不断盛行 C.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阶层流动逐渐增强 4.旧时用于人际交往的媒介称为门状,晚唐时门状外表奢华,内容多体现拜谒者的谄媚奉承。宋朝门状的书写逐渐展露出“谦尊而光”的待士态度,如宋神宗登基前为颍王时,在封还谏议大夫李受的门状中有“谨封”等字样。这一转变体现了 ( ) 第 1 页 共 6 页 A. 宋代审美崇尚质朴 B. 理学深入到世俗层面 C. 宋朝君主礼贤下士 D. 宋朝士大夫地位提升 5.“劝借之令”是明代治灾的基本国策。遇到灾荒,政府一劝谕富民捐济,二劝倡士民助赈。为激励民众的助赈义行, 明廷还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劝民赈灾遵循自愿原则,“官府不许逼抑科扰”; 民众若出粟借贷,官府会登记在册, 以“候年丰加息偿之”。这些措施( ) A. 稳固了官民协同的救灾机制 B.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 C. 激发了地方乡绅的赈灾热情 D. 从根本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6. 19世纪中后期, 铁路被引入中国。 然而沪杭甬、 京沪及北宁三路与平汉、 陇海、 正太铁路以及胶济铁路的修建标准却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中国运用的机车来源国家多,制造厂家多,车型种类多,被戏称为“万国机车博物馆”。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近代铁路修筑技术落后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 政府试图平衡多方势力 D. 地域差异及军阀割据的结果 7. 图1为1912—1913年中国现代漫画先驱沈泊尘作品系列之一。沈先生所绘现代仕女开一代新风, 曾连载于《大共和画报》和《大共和星期画报》,后结集为《新新百美图》。下图反映出( ) A. 男耕女织生产模式逐步瓦解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C. 妇女解放运动深入到各阶层 D. 民主共和推动了社会思想解放 8.1935年,浙江省高中会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试略述唐高宗时与明神宗时,中国对日本发生冲突之由来与结果。”“略述东晋与南宋两次民族迁移之由来与其影响。”这体现了( ) A.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B. 中日冲突由来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