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58818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四上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第7课 设计制作小车(一)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案+课件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251537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整体,教案,课时,分析,小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时《设计制作小车(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对设计制作活动一般方法的学习,经过设计环节的自主探究,需要了解的设计制作原理含:工程设计中需要运用相关的科学概念来解决问题;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 科学思维: 用发散和聚合思维的方式参与技术设计项目,能够了解和领悟技术工程的一般方法。 探究实践: 在教师引导下,能根据任务要求和材料条件进行设计,绘制设计图;在设计讨论活动中,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交流;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 态度责任: 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制作;体会到制作的关键在于设计;认识到人们不断改进设计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 难点:能根据任务和提供的材料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明确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能说出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能 基本能 不能 明确问题 能设计要从实际的用途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 能 基本能 不能 制订设计制作小车的方案 能通过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各个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能 基本能 不能 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完成活动记录表。 能 基本能 不能 能画出小车各个角度的设计图。 能 基本能 不能 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交流;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经过前面的学习,科科已经掌握了运动与力的知识,于是果果老师给科科布置了一个任务: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使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科科能否完成任务呢? 通过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学生融入故事情节,对能够联系本节内容的,要给予积极评价。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明确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同学们,你想制作一个小赛车吗? 那么设计制作小车需要哪些环节呢? 教师组织讨论: 参考: 1.首先要明确问题,讨论制定方案; 2.要评估方案,进行改进。 课件展示: 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有什么。 制订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 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 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评价活动二:明确问题 现在让我们来通过活动设计小车吧! 首先我们要明确问题。 课件出示任务说明:请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使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 任务要求: 1.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 2.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 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评价活动三:制订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先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结构。 课件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完成小车的结构记录表。 小车的结构(班级记录表) 日期:结构特点和作用车架支撑、固定车身美观、载人车轴摩擦小、连接轮子滚动、行驶动力装置能动小、使小车动起来 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 出示活动提示: 1.讨论要点:动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种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连接方式。 2.从多个角度画出小车,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它的结构。 3.在设计图上标注一下主要部分的尺寸。 出示活动记录表: 设计制作小车动力方式气球 橡皮筋 材料设计图从正面看从侧面看从上面看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完成活动记录表。 学生展示、交流设计方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