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59046

1.2 数据收集和整理(2)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536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人教,数学
  • cover
第1单元 认识图形(二) 第2课时 数据收集和整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会用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经历对身边事例的调查,积累统计经验,体会统计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难点:感受“正”字记录法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前些天我们班故事大赛刚刚结束。小刚和小雨两名同学并列第一。但每班只能选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讲故事大赛,应该让谁去参加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大家达成一致,用投票的方式解决问题,得票数多的同学参加比赛。 二、探究新知 1.收集数据。 教师发纸条,组织现场投票。 师:根据小刚和小雨的表现,你认为谁能代表我们班参加比赛,就把他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放入投票箱,注意,每人只能写一个人的名字。 2.记录数据。 师:同学们已经把选票投入了投票箱。现在知道选谁去参赛了吗?还不知道,我们还需要对收集的这些数据进行整理。 师:我现在来逐个读选票,请你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数据。 3.汇报交流。 预设1:我是用“○”代表票数的。 预设2:我是用“√”代表票数的。 预设3:我是用“”代表票数的。 预设4:我是用“正”记录数据的。 预设5:我是用名字记录的。 ……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为什么? 预设:写名字最麻烦,还是不要用了。 预设:画“正”字最简便。 …… 师:为什么用“正”字,而不是用其他的字? 预设(写正字的同学):“正”字每笔代表一个数,5笔写完表示有5票,便于计算。 4.反馈数据。 在反馈中教师发现学生记录的数不一致。 师:小刚的得票为什么不一样呢?是不是记录错了?怎么办? 预设:再记录一次吧。 师:在统计数据时要注意不能出现差错,这是统计的第一关,数据不准的话,有时会多数据分析的影响很大,我同意再记录一次票数。 学生再记一次票数。 5.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师:现在根据大家的统计结果,选谁代表我们班参加学校的比 赛呢? 预设:小雨。 师:有两名同学因缺勤没参加投票,如果他们投票,结果可能 怎样? 预设1:如果这两位同学把票都投给小刚,小刚就有17票,可小雨的票数仍然比小刚多,还是应选小雨参赛。 预设2:如果这两名同学给小刚和小雨每人各投一票,小刚和小雨还是相差7票,选小雨。 预设3:两票无论投给谁都不影响小雨参赛。 ……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 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回答问题。 2.完成教材第4页第3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师:这两个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哪个表更便于解答题目中的问题。 3.完成教材第5页第4题。 (1)学生收集、整理数据。 (2)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2)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中提出“讲故事大赛”的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中,调动了学习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领会统计的意义。在探索方法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统计的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的结果。在教学中,我通过独立探索,汇报交流,使学生了解统计方法的多样性,并且积极讨论,为接下来学习正式的统计表、统计图奠定基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