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60047

4.11《被除数有0(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表格式)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565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11,被除数有0(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格式,苏教版,数学
  • cover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被除数有0(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课题 被除数有0(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64~65页的例8、例9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0除以一个数商0”,编排上有四个特点: 一是在现实的情境中由6÷3引出0÷3,使学生感到“0除以一个数”可能遇到的问题;二是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自己得出0÷3的商是0,不是由教材或教师告诉他们应该商0;三是从0÷3=0很自然地迁移到0÷4、0÷9……发展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四是初步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这个规律。教材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注意了方法和结论的科学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平均分,并知道可以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学生已经了解除法竖式的结构以及竖式计算过程,明白笔算时如果哪一位上有余数,可以和下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明白被除数的某一位上出现0除以一个数时,可以直接商0,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并在此基础上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学习分析内容:本节课学习了被除数有0(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①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②被除数有0(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除法笔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中间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 ③被除数有0(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中,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就可以了。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上有0的除法的计数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认识计算中的“0”。 大家先一起再认识“0”,你知道这个“0”有关的知识吗? 结合学生讲的内容,指出:0在计算中,非常的特殊,在加法中,加它等于没加;在减法中,减它等于没减;在乘法中,任何一个数乘0都得0。那在除法计算中,它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就会来研究。板书课题。 讨论有关“0”的计算。 认识“0”在计算中的意义。 讲授新课 一、探究新知 (一)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课件出示例8。 (1)第1个问题 ①请学生看看主题图,说说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计算,并列出算式。 整理:6÷3 ②教师请学生说一说“6÷3”等于几,怎样想它的答案。 整理:二三得六,所以6÷3=2。 (2)第2个问题。 ①提问:树上一个桃也没有,用什么表示 如果求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怎样列式 整理:0÷3 ②“0÷3”等于几呢?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整理。 我是这样想的:①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可以说成是“0个桃子”,现在要把0个桃子平均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