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61038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笔记-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PDF版)

日期:2024-06-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5次 大小:4864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十五,电流,电路,笔记,-2023-2024,学年
  • cover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两种电荷 一、两种电荷 1、电荷的概念: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3、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4、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5、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库仑,符号是 C。 库仑是一个较大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一片雷雨云多带的电荷也不过只有几十库仑。 7、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8、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3)利用验电器。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模型: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 电。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原子核中有 1个正电荷(其电荷量与电子电荷量相等),核外 有 1个电子;氦原子核中有 2个正电荷,核外有 2个电子。 2、元电荷:电子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 符号:e,e=1.6×10-19C。 3、摩擦起电的实质 (1)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能力弱失去电子带正电;束缚能力强得到电子带正电。 (3)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即电荷守恒。 归纳: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b、互相摩擦的两个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c、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起电 三、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分类 定义 原因 常见物体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 导体中的大量自由电荷可以移动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中缺少自由电荷,被束缚在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原子范围内,不能自有移动 特别提醒: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可能导电,变为导体。如常温下 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下达到红热状态时,它就变成了导体。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也可以形成电流;正、负电 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也可以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1)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在金属导体中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不能移动,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酸碱盐水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3、特别提醒:(1)电荷必须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2)闭合电路,电流从电源正极经导线流过用电器再流回电源负 极;电源内部从电源负极流回电源正极。 二、电路的构成 1、电路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应该至少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2、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电路组成 作用 举例 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用电器 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电灯、电炉、电视机、电冰箱 开关 控制电路的通断 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 导线 电荷移动的通道 金属导线 3、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2)要使电路形成回路。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代表电源、开关、用电器,画出来的表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