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听见海浪的声音 在城市正中央··· 城市内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每逢雨季,我国自北向南,一些城市内涝问题严重,人们戏称到城市“看海”。 如何发挥土壤的蓄水功能,是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 3 问题探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Question Inquiry: How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urban waterlogging 回顾旧知 思考: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哪一个环节?如何影响? 现实问题:我国一些城市内涝问题严重。 了解城市洪水与土壤功能缺失的关系 借鉴国际控制城市雨洪的有益探索-雨水花园 了解我国为控制城市雨洪而进行的海绵城市试点 探索我国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现实困扰和应对措施 设计思路 资料1 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 土壤截留的降水越多,降水通过它流到河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削减了洪峰,因此降低了洪灾的风险。1米厚的多孔隙土壤能截留300毫米的降水量。 用沥青或混凝土之类的不透水层覆盖的土地,降水无法向土壤下渗。城市中大面积的土地表面被硬化,一旦发生强降雨,产生的径流量很容易超过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在地面积水成涝。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在局部地区造成重大暴雨洪涝灾害。 要点分析 □ 1.城市内涝是什么? “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 2.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 夏季降雨强度大,暴雨时间连续,范围较为集中;部分地区排水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排水不畅。 (1)雨岛效应使城市降水增加; (2)城市“皮肤”硬化,地表径流增加,下渗不畅; (3)城市排水管网的不合理和老化问题; (4)潮水顶托(沿海地区)。 □ 3.城市大面积土地面积被硬化,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发、地表径流增加。 □ 3.城市大面积土地面积被硬化,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发、地表径流增加。 □ 4.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的意义。 土壤疏松多孔隙,截留蓄积雨水,增大下渗量,进而减少地表径流,削减洪峰,从而减轻洪涝灾害。 □ 5.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1)建立多层监管体系 (2)采取工程措施 ①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 ②改造地下管网: 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 ③增加排涝设施: 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 ④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⑤增加渗透能力: 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3)非工程措施 如借鉴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如日本,德国都是治理内涝和雨水利用技术十分先进的国家,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及技术。 (4)建立城市排水防涝信息系统 “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等。 小组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雨水花园和海绵城市的示意图,对比分析其异同点,熟悉掌握海绵城市的工作机理,知道它是什么,怎么做?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个新建住宅区为每栋住宅配建30-40平方米的蓄积雨水的场地,称为“雨水花园”。经过数年的追踪监测,发现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90%地面雨水径流量,此后,世界各地开始建设各种各样的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作为城市内一种小尺度雨水控制措施,对城市内涝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但不仅仅是缓冲城市内涝,还可净化雨水、涵养水源、弥补公共用水,此外,还可将“雨水花园”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基地供我们参观学习。 资料2 雨水花园 要点分析 □ 6.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1)树皮覆盖层有利于雨水下渗并拦截地表杂物, (2)种植土层、人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