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61714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 (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224317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历史,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生产方式 生产力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关系 (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总是要相互结成一定的关系)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重要标志 决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 适应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古代农业与手工业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近代机器大生产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现代科技推进社会发展 ◎无人驾驶 2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力三要素 决定性作用 主要标志 导入新课: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设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 生产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标要求】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第四课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目录 劳动工具的变化 01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02 劳作方式的发展 03 壹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耕作工具 灌溉工具 畜牧工具 【思考】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可分为哪几种? (一)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 1、耕作工具 【思考】根据教材,梳理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历程 青铜器农具 (数量有限) 石、木、蚌(耒耜) 铁制农具 开始推广 春秋战国 汉朝 石器时代 新石器晚期 金石并用时代 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 公元前15-14世纪 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灌钢法 唐朝 曲辕犁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演变趋势 制作材料:由石、木、骨、蚌到青铜到铁再到钢 农具种类: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由粗到精 制作工艺:由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劳动者:由靠天吃饭到主动参与再到生产农具提高效率 动力:由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 铁犁牛耕 主要方式 南北朝 (一)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 1、耕作工具 【探究1】为何青铜农具较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换言之,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 ———张光直 生产力水平低下,产量较低,主要用于制作礼器和兵器; 硬度不足,不易普及。 ◎战国青铜镰 ◎青铜器 ◎青铜铲 ◎青铜剑 (一)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 1、耕作工具 【探究2】西亚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的原因? ①赫梯王国铁矿资源丰富; ②靠近海边,温度易达到冶炼铁矿石的程度。 公元前两千纪前后,哈梯文明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目前所知最早使用“铁”这一词语的就是哈梯人。因此哈梯人所创造的文明可以说是赫梯文明的前奏,它为赫梯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蒋家瑜《不可不知的古代地中海文明史》 (一)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 【探究3】铁制农具为什么会大规模推广?又带来怎样的影响? 铁农具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铁农具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基础;第二,铁农具促进了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转化;第三,铁农具为封建帝国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摘编自徐旺生《中国饮食文化与晚近农业结构关系探析》 原因:①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②熔炉(冶金工具)的进步。 影响:①有利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②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③奠定了封建国家强盛的基础;④提高农具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从集体耕作向个体耕作转变,进而推动了社会转型 二牛三人(西汉:耦犁) 二牛一人(两汉)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