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62189

古诗词诵读《书愤》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34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古诗词,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古诗词诵读《书愤》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指的是陆游的号。 D.陆游的《书愤》一诗反映出陆游慷慨悲壮的诗风,而《临安春雨初霁》一诗则反映出他清淡、婉丽的诗风。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指学校。 B.古时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C.明朝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书愤》为世人传诵。 D.祥林嫂是鲁迅的代表作品《祝福》里的主人公。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书愤》写于陆游失意之时,所以诗中多愤激之情;而《临安春雨初霁》则主要反映了他旅居京城、寄人篱下的孤寂之感。 B.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 C.作者在描述山川景物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信手拈来,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里素质了。 二、小阅读-课内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与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的情感一句相似。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 C.“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和“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悲愤也愈是强烈。因而这首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D.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即使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成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 5.《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似横。 C.《书愤》的题目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棚,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