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63963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370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学年,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
  • cover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寻觅( mì ) 禁锢 惟妙惟肖( xiāo ) 惊心动魂 B.诘责( j ) 推崇 黯然失色( àn ) 眼花潦乱 C.屏息(píng) 蔓延 正襟危坐( jīng ) 一丝不苟 D.遏制( è ) 督战 藻荇交横( xìng ) 摧枯拉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仲裁 闲熟 琐屑 无动于衷 B.濒临 喧嚣 篡改 震聋发聩 C.瞥见 凋谢 畸形 因地治宜 D.鲜腴 踱步 呓语 粗制滥造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不能让我们的双手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B. 庭长给大家上法治课,举例生动具体,有的同学交头接耳,听得格外入神。 C. 朱自清在《背影》中,把父亲的背影刻画得入木三分。 D.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国庆黄金周期间,各大风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旅游消费实现了正增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女排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时代精神,不愧为我们新时期中学生学习的榜样。 B.随着锦州文化烧烤节的成功举办,使锦州成为了具有地域美食特色的“网红城市”。 C.在云南支教的那几年,李芳无时无刻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D.睡前接触电子产品,是导致青少年睡眠质量差的重要原因,需引起全社会的再视。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类似这样的凄清和寂寞,就是“雨”给我们民族最早的先辈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②我们中国人最早写诗的时候,就注意到了雨,并把它写到诗里面。 ③“雨”一直是我们中国诗人的老朋友。 ④比如《诗经》里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说的就是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回来的时候,正遇见雨雪交加,感到很凄清、寂寞。 ⑤在我们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雨,很多是属于伤感的雨、悲凉的雨,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苦雨”。 ⑤④③①② B、③②⑤④① C、②③④⑤① D、①③②④⑤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2)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 (朱敦儒《相见欢》) (5)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7.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书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预言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 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中国。 B.书中这样刻画周恩来:“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 C.“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书中的“大迁移”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D.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此书。 8.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18年国民阅读方式及阅读群体比例调查图表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的李亮同学最近常用课余时间上网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也会用手机看看名人的微博、读读名著。他经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王明同学最近也喜欢上网,但他热衷于明星八卦、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浏览。他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1)阅读材料一中的两个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网络阅读的思考。(不少于40字)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