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3课 清前期中期的兴盛与危机 1.为什么当时的乾隆皇帝为何有如此大的底气去拒绝马嘎尔尼使团的要求? 2.中西方社会已出现何种不同? 国力强盛;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 壹 清朝建立全国政权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史称后金。 (一)明清易代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3年,顺治皇帝福临登基,多尔衮辅政。 吴三桂镇守山海关 吴三桂,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 吴三桂 陈圆圆 冲冠一怒 为红颜 引清军入关:1644年 摄政王多尔衮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 壹:清朝建立全国政权 (二)清朝统一全国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1)郑成功收复台湾 随后清军南下,击败李自成,并消灭了南明政权。1661年,郑成功率领舰队渡过海峡,驱逐荷兰殖民者,次年收复台湾。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包括主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众多附属岛屿。 2.统一全国 1683年,康熙皇帝派施琅率军攻台,郑成功之孙郑克塽(shuǎng)投降。次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朝统一全国。 壹:清朝建立全国政权 (二)清朝统一全国 乾纲独断 与明朝皇帝往往怠政不同,清朝皇帝基本上一直保持大权独揽、勤于政事的传统。并且大都具有较高的政治才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今天下大小事物,皆朕一身亲理”、“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 “朕自朝自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奏章,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 ———雍正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乾隆 特点:皇帝勤政,乾纲独断,大权独揽 (三)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1、加强内阁地位 逐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命大学士等官员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加强内阁地位 康熙帝时中枢机构 壹:清朝建立全国政权 思考:奏折制度的作用? 2.奏折制度 下情上达,控制地方 控制官僚,加强皇权 奏折如何强化对官僚的控制? 题本(公事)、奏本(私事)———公开性 迅速、机密,无中间环节,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雍正奏折批示示意图(部分) 特 点 人员简练、办事迅速机密 意 义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中枢秘书机构———军机处 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①概况:雍正时,为处理西北军务, 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大臣由 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②职责: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 草或处理机要文书;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③性质:中枢秘书机构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职责:总管皇室宫禁事宜,严格限制后宫和宦官的权利,改革皇位继承制度。 内务府是清代独有的机构,由满清大臣或王公担任,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 (4)总管内务府衙门 (5)改革皇位继承制度:汗位推选制向嫡长子继承制的过渡 清太祖努尔哈赤还在世的时候,曾设立四大贝勒,即他的四个子侄: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行事沉稳老练,聪慧机敏,同时能熟练说汉语,所以,清太祖努尔哈赤更青睐于四贝勒皇太极继承汗位。 1626年,天命十一年八月,努尔哈赤去世,虽然他本人属意皇太极继承汗位,但仍需要执行汗位推选这一制度。在皇太极继位初期,是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皇太极虽然是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