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71849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课件(共42张PPT)-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6-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649403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历史,中外,PPT,42张,28课
  • cover
(课件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 导入 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课标要求 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分析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理解1978年及以后时段内,中国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 时空观念 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小岗分田到户契约”“走进浦东”等史料分析,认识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理解习近平“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的科学论断。 史料实证 通过解读《上海浦东开发》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料,让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 历史解释 结合港澳回归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激发爱国情怀。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相关史实,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1978年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 1980年 设立经济特区 1982年 修改宪法、中共十二大 1984年 中英联合声明、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7年 中葡联合声明、 中共十三大 1992年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九二共识” 时空坐标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马英九会晤 2015年 《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 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0年 澳门回归 1999年 香港回归 1997年 汪辜会谈 1993年 课标要求 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进程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壹 贰 叁 伟大的历史转折 壹 ①文革后的两年里,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未得到改善; (1)背景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 (2)召开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政治:放弃“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②经济: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 ③思想: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组织:强调民主法制,拨乱反正;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3)内容 材料: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3)内容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