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7400

【备课资料】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0次 大小:852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备课,资料,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 cover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高会学 ? 一、知识梳理 ? 二、重难点讲解 ? 重点: ? 契丹的兴起: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 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试图统一北方,到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最后达成澶渊之盟,辽宋议和。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谁也不能统一谁,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 ? 女真建立金: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 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金军又大局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习等人班师,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 难点: ? 1.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 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彼此进行贸易。 ? 2.对岳飞抗金的评价 ?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评价标准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 三、学法指导 ? 1.理清线索、把握重点。本课头绪较多,要掌握好重点问题,抓住中心问题:“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兴起及和战。”以契丹兴起、金的建立以及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的关系为重点,认识先战后和的实质,以及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特点。其次,要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 2.列表法。把相同、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列表复习,通过表格对照比较,掌握异同点,同时利于对基础知识的归纳综合。本课涉及到的少数民族较多,对重要的史实,可以通过列表归纳掌握。 ?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的重大事件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 金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 中都 宋金议和 ? 3.分析法。通过搜集、分析有关契丹兴亡的历史资料,了解契丹对于开发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认识辽代政治、经济、文化我国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深刻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作为本课的标题的原因。分析北宋与辽和战,认识到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谁也不能统一谁,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分析宋辽、宋夏议和的影响,认识到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 4.评价法。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宋辽、宋夏、宋金议和,我们可以从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来进行评价,都有积极的一面:结束了双方的战争,使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