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75223

1.3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2-1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4345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物理,第二,必修,2019,教科,学期
  • cover
3.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材分析】 1.体系结构。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为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抛体运动》的第3节,是高中一年级学生由直线运动步入曲线运动的开端。 2.地位作用。 平抛运动是抛体运动的一个特例,主要是在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之后的具体应用实例,同时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本节是本册教材的重点章节,在整个高中物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教材安排上看:把平抛运动的特点放在规律之前,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平抛运动的条件,为后面规律的探讨奠定基础。 3.知识背景。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过程中,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条件,准确描绘出轨迹是关键。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创造新的、简易可行的实验方法,可以是成品仪器,也可以用日常用品组成实验器材。从实验方法上可能既有简单、原始的实验方法,也有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码相机等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实验的优缺点。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适当的描绘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再在此基础上动手实验,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学情分析】 1.高中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2.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有充分的认识,知道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根据受力分析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这是一种基本的物理思想方法)。 3.在本章第1、2节中学习了曲线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并认识平抛运动的特点,知道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课标解读。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抛体运动,例如飞机投放救灾物资等,总结归纳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素养表现 素养内涵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物质观念 知道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存在形式 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初步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并能用它对自然图景进行描述 掌握平抛运动的定义,掌握平抛运动的条件 能量观念 形成经典的能量观,并用它解释自然现象 科学思维 模型建构 根据问题和情境,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构建物理模型 能根据平抛运动的运动和受力情况构建理想模型 科学推理 正确理解和应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 能正确使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科学推理,得到平抛运动的定义 科学论证 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 通过对平抛运动的实验探究结论来证明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质疑创新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善于基于证据的大胆质疑 问题解决 根据物理观念,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运用平抛运动模型观察生活现象的思维流程 科学探究 问题 能在不同情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合理猜测和假设 能根据平抛运动的模型猜想平抛运动的轨迹 证据 能正确设计和实施物理探究,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收集信息 通过对平抛运动的实验探究收集信息 解释 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并能描述和总结实验探究的结果 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描述平抛运动的轨迹 交流 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 师生交流探究平抛运动轨迹的其他实验方案 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本质 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认识到物理是人类有意识的探究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感受到物理研究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科学态度 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善于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反思的创新精神 学生通过用滑翔机投放礼物的故事情境激起自己的好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