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79108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件(29张)

日期:2024-05-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328719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向人,协调,可持续发展,课件,29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课导入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对20年后的期望。全球公众都听到了中国强烈有力的声音。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 01 区域认知 根据不同区域特征,举例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03 地理实践力 认识在可持续消费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行为。 04 人地协调观 02 综合思维 根据具体实例,综合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内涵。 核心素养 深刻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和主要途径,树立人地协调观。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人地关系不协调的表现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不断加剧。 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意识到不能再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通过改变发展观念,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人口激增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 不断严重和凸显 工业革命 不断发展和推进 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无法根本解决 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案例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并为全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指导性框架。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了2016 —2030 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该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是《21世纪议程》实施计划的深化。 活动 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就下列观点展开讨论,提出你的看法。 从历史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发达国家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