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第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第二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三节 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 第四节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系统掌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理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7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相关规定。使同学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判断经营者实施的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属于哪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甲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和乙百货公司作为竞争对手,具有共同的经营范围。2018年5月为了吸引顾客,争夺市场,乙百货公司决定以有奖销售的方式促销。其有奖销售方式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批顾客,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原本属于甲公司的顾客。作为应对措施,甲公司董事长肖某召开紧急董事会,并决定开展有奖销售活动,具体办法及奖项如下:凡单日内在本公司购物满80元者,皆可获赠奖券一张,本次有奖销售设特等奖1名,奖价值58000元小汽车一辆,一等奖3名,奖价值4000元彩电一台,二等奖10名,奖价值1000元洗衣机一台,另外还有三、四、五、六等奖。 与此同时,还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在甲公司的对外广播中称,本公司所设奖项皆由消费者公平竞争,而不像本市有的公司,虽然设奖,但公司内部职工知道一、二等奖的设置,实际上一、二等奖已由公司自己人摸去,如此欺骗、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实该谴责,务请广大消费者今后不要上当。许多消费者据此认定广播中所称的公司为乙公司。乙公司遂以甲公司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调查后确认,在甲进行有奖销售之前,只有乙一家进行过有奖销售,且两公司相距较近,更易使消费者相信“欺骗、坑害消费者”的公司为乙公司,且乙公司的一、二等奖是普通消费者所中。由于甲公司的虚假宣传,已使乙公司的商业信誉受到了影响。 根据上述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公司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为什么? (2)甲公司的有奖销售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什么? 【引例解析】 (1)甲公司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甲公司为了打败竞争对手,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对外宣传乙公司的一、二等奖由公司自己人摸去,严重影响了恒兴公司的商业信誉,构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诋毁商誉行为。 (2)甲公司的有奖销售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甲公司的有奖销售行为最高奖的金额超过法定限额,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主要特征: 1.实施主体是经营者 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2.目的是为了获得竞争利益 经营者在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时,主观上往往存在故意,并有明确的谋取竞争利益的目的。 3.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4.后果具有危害性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反不正当竞争是指为了制止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维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 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反不正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