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爱的吉祥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内容】 《可爱的吉祥物》选自赣美2011课标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设计与生活第6课。本节课首先通过部分典型体育活动吉祥物图片鉴赏,让学生了解吉祥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通过对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过程中起点、初稿和最终完成的对比欣赏,引导学生探究吉祥物创作构思到修改完成的过程方法。最后,运用所学结合所学创作符合主题、活泼可爱、有特色的吉祥物,完成吉祥物设计的知识学习掌握到实践运用的整个过程。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多让学生展示自己并及时给予肯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吉祥物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吉祥物设计的步骤、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对吉祥物基本特征的了解,按照所学的创作步骤和方法,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并与主题有关的吉祥物。完成知识的学习、理解到运用的过程。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精神,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关心社会、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同时通过设计练习,发展创意思维,体会设计的乐趣。 【学习活动】 1.设计思路 新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活动内容中。因此在选择吉祥物赏析范例时保留课本中具有典型性的北京奥运福娃吉祥物,摒弃其他。而选择通过调查学生比较熟系和喜爱的吉祥物(熊本熊)、被誉为最成功的吉祥物(米其林轮胎人)、18年闻名世界杯吉祥物(扎比瓦卡)作为课堂范例。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设计了闯关游戏(谁是卧底、火眼金睛—现原形、吉祥物“进化论”、最佳代言人选拔大赛)来让学生逐步了解吉祥物的定义、特点及设计方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设计 课例 框架 教学 环节 学习 目标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资源 一 导 入 环 节 第 1 环 节 ︵ 3 分 钟 ︶ 初步了解什么是吉祥物 1、运用实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福娃”引出课题吉祥物。 2、通过“福娃”微课视频,请同学们观察什么是吉祥物。 奥运“福娃”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韩美林老师设计的经典吉祥物,具有典型性。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演变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吉祥物。为接下来的学习与探究做铺垫。 二 吉 祥 物 的 定 义 第 2 环 节 ︵ 5 分 钟 ︶ 了解吉祥物是卡通造型,但并不是所有的卡通造型都是吉祥物,因为它需要承载特定文化内涵和大量信息。 出示学习单:问题一 1、所有的可爱的卡通形象都是吉祥物么? 带着问题进入闯关游戏。 关卡1:谁是卧底 通过探究找出扎比瓦卡、熊本熊、小猪佩奇、米其林轮胎人当中谁不是吉祥物。 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吉 祥 物 的 特 点 及 设 计 方 法 第 3 环 节 ︵ 10 分 钟 ︶ 1、通过闯关游戏探究吉祥物的特点: 主题性、拟人化、独创性、寓意性。 2、掌握吉祥物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关卡2:火眼金睛———现原形 (吉祥物的原型选择要符合主题性) 学习单:问题二 同样原型的卡通形象能够代替成为吉祥物吗? 关卡3:吉祥物“进化论” 探究吉祥物的设计方法 (拟人化的手法及吉祥物设计要有独创性、色彩单纯醒目) 最后吉祥物要富有寓意,以扎比瓦卡命名意思为进球者为例。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合作能力。 通过游戏闯关逐步了解吉祥物的特点与设计方法,为最后一关设计应用环节做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