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84239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4.1常见地貌类型课件(共51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573435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常见,51张,课件,类型,地貌
  • cover
(课件网) 常见地 貌类型 GEO PPT PHYSIOGNOMY C-landform types Chapter IV section 1 第四章 第一节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喀斯特地貌 Karst topography. … … 01 海岸地貌 Coastal geomorphology. … … 04 河流地貌 River geomorphology. … … 02 风沙地貌 Aeolian Geomorphology. … … 03 目录 CONTENTS 喀斯特地貌 ” Karst topography. … … / 01 广西桂林山水 贵州兴义万峰林 云南路南石林 … … … … 喀斯特—Karst 岩石裸露的地方 一、喀斯特地貌的定义与成因 组成地壳的岩石有部分是可溶性岩石, 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一词源自克罗地亚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故此类地貌称“喀斯特地貌"。 形成空间: 形成条件: 作用 化学过程 溶蚀 淀积 地表和地下 岩石的可溶性 湿润的气候 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 +CO2 +H2O 一、喀斯特地貌的定义与成因 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二、喀斯特地貌的分布 三、地表喀斯特地貌表现形式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 溶沟 洼地 峰林 图4.2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 三、地表喀斯特地貌表现形式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加拿大 Nahanni 的喀斯特溶沟 地表喀斯特地貌表现形式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坝子-农业 … … … … 图4.3 云南罗平的峰丛、峰林、孤峰景观 峰丛 基部相连并成簇分布,常呈锥状耸立,峰与峰之间多为马鞍形。 洼地边缘残留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 峰丛进一步溶蚀发展的结果,基部微微相连或不相连,成群簇立,坡度陡。 峰林 孤峰 峰林发育晚期残存的孤立山峰,是峰林进一步侵蚀,破坏发育而成的结果,多分布在喀斯特盆地或喀斯特平原上。 残丘 孤峰进一步被溶蚀成残丘。 【3】 在图中指出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洼地地貌。 峰丛 峰林 孤峰 残丘 洼地、坝子、平原 钙华 富含Ca(HCO3)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地表时,因CO2大量溢出,导致CaCO3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喀斯特沉积地貌。 我国四川黄龙、九寨沟等地钙华现象比较典型 将下列喀斯特地貌类型按阶段发展排序,并简要描述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 孤峰 洼地 峰丛 溶沟 残丘 峰林 四、地下喀斯特地貌表现 石笋 石钟乳 石帘 石柱 … … … … 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 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流水淀积作用形成 石钟乳和石笋、石柱、石幔/石帘 富含Ca(HCO3)2 的水从溶洞洞顶的裂隙渗出,遇到温度升高,水分蒸发时,二氧化碳溢出,水中的碳酸钙并在洞顶沉淀形成石钟乳或石幔石帘;若水滴从石钟乳上滴落到洞底,水分蒸发,碳酸钙就会沉淀并形成石笋,经过漫长的发展,一些石钟乳与石笋就会连接起来形成石柱。 喀斯特天坑 Karst sinkhole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天坑的形成分三个阶段: 先有地下河流; 由于水的长期冲蚀,形成地下大厅; 地下大厅垮塌后就形成了天坑。 有利影响 1.形成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2.喀斯特泉水和地下河是储量丰富、水质优良的地下水源; 3.水能丰富的地下河段可以筑坝发电; 4.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五、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记笔记 不利影响 1.生态脆弱: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易形成干旱、荒漠化、崩塌等; 2.工程建设难度大:地质条件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