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86657

12.3货币政策 课件(共17张PPT)-《财政与金融》同步教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日期:2025-04-11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339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2.3,经济,财政,中国,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目 录 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2 3 4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本章要点 1.掌握宏观调控的含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财政政策的基本类型和工具、货币政策的基本类型和工具;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和效果; 4.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类型、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情况。 货币政策 3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货币政策泛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如金融体制改革);狭义货币政策则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和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第三节 货币政策 根据1995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从根本上说,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种类 (一)扩张性货币政策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三)中性货币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二)再贴现率 (三)公开市场业务 (四)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采取各种调节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行为做出反应,相应调整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规模。 (2)企业和个人对商业银行的行为做出反应,相应调整投资和消费支出,影响社会需求,从而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传导过程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通常是相关性、可观测性和可控性。 现实经济中体现中间目标的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四个。 1.利率 2.货币供应量 3.基础货币 4.存款准备金 (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1.两种政策的侧重点不同 2.两种政策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不同 3.两种政策的可控性不同 4.两种政策的时间滞后性不同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类型 (1)双“松”型政策组合,即同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 (2)双“紧”型政策组合,即同时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此种结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3)“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松”“紧”搭配的组合是在经济调控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这种配合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型;②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型。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三、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央银行体制1984年才刚刚建立,自然没有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时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仍十分明显,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配套服务的工具,对医治十年动乱创伤、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职工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第一阶段(1979~1984年)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985年随着中央银行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