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93356

2024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2104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中国,2024,境内,起源,文明,人类
  • cover
(课件网)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主题学习整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阶段特征】 中国 世界 (1)政治:原始社会末期开始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炎黄联盟)(2)经济:原始农业(稻、粟等)和家畜饲养(猪、狗等)逐渐发展起来;北京人以打制石器为主,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以磨制石器为主(3)文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出现农耕文明 考点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七上第1课P2-7) 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教材无具体内容)、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云南元谋县[1],能够制作工具[2],知道使用火,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 时间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3]龙骨山 北京人 概况 能够直立行走[4];使用打制石器[5];结成群体生活[6];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7] 北京人复原头像 地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意义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用 通过对北京人[8]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山顶洞人[9] 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会交换生活用品,过着集体生活,有爱美意识 考点2:原始农耕生活(七上第2课P8-13)(宜宾2023·1) 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见教材P13知识拓展)、陶寺(见教材P18知识拓展)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见教材P12相关史事,P18知识拓展)。 1.原始农业的发展 产生 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10]的农作物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代表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11],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12]和黍[13]。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影响 原始农业[14]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原始居民的代表 原始居民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距今时间 约7 000年 约6 000年 生活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1](长江流域) 陕西西安半坡村[2]一带(黄河流域) 生产、生活状况 建筑 干栏式建筑[3]的房屋(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4](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半地穴式圆形[5]房屋 生产工具 使用磨制石器[6](新石器时代),农业工具以骨耜[7]最为典型 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骨器、角器等 农业生产 栽培水稻[8];饲养家畜 种植粟[9];饲养家畜 手工业 会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艺术品;懂得使用天然漆 会制作彩陶[10](人面鱼纹彩陶盆[11]);有装饰品和乐器,如陶埙;用纺轮纺织和制衣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考古遗址是历史上人类遗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等价值的物质遗存,能够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 (1)河姆渡遗址中发掘的木结构水井、稻谷、谷壳等,说明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和定居 (2)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说明了原始社会手工业的发展 考点3:远古的传说(七上第3课P14-18) 2022版课标: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