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课讽刺与幽默教学设计 --漫画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江西美术教育-出卷网-八年级下册第4课《讽刺与幽默》,属于“造型与表现”这一学习领域,本课介绍了漫画的特点及相关的知识,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漫画设计提供了基础知识。教材展示了包括人物的情感、外形、动作、声音、速度和场景的再现等表现知识,并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素材里挖掘幽默、发挥想象,用自己喜爱的绘画艺术语言结合漫画设计的手法来再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及漫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优秀的漫画家及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讨论和创作实践、评价等途径学习和掌握漫画欣赏及创作方法,,提高创意能力,形成设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漫画的兴趣和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漫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漫画的创作与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漫画图片及学生场景模拟表演的道具。 学具准备:绘画所需材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实践体验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播放漫画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引人发笑的人或事,艺术家们则会通过各种艺术方式将幽默诙谐的内容提炼展现给人们。大家知道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有哪些吗?学生回答(相声、小品、漫画、笑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漫画,看看艺术家们是怎样用漫画幽默再现这些生活素材的。引出课题--第四课讽刺与幽默(板书) 新课学习: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漫画吗? 1、漫画的定义及表现手法: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夸张、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风趣、愉悦、讽刺和歌颂的效果。 同学们看过哪些漫画作品?知道哪些著名的漫画家? 了解著名漫画家及作品。 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卜劳恩的《父与子》等。 教师展示著名漫画家及作品引导学生学习。 漫画的分类: 动动脑: (1)从表现形式上看有什么不同? 分别展示不同形式的漫画让学生欣赏讨论并回答。然后 教师总结 用独立的场景画面表现的是单幅漫画。 四个场景说明同一内容的叫四格漫画。 用连续的方式讲述故事情节的就是连环漫画。 (2)从内容上看有什么不同? 分别展示不同内容的漫画让学生欣赏讨论并回答。然后 教师总结。 最后引出漫画的分类: 按形式可分为:单幅漫画、四格漫画、 连环漫画。 按内容可分为: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歌颂漫画等。 4、漫画的艺术特点: 欣赏探究:看看下面的这些漫画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1)主题明确。 (2)大幅度变形,极度夸张。 (3)画面简单概括,线条简炼。 5、学生活动: 漫画场景模拟:《还能找到你的牛肉么吴大师》 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作品欣赏,加深对漫画的了解。 漫画作品中笔墨不多,但正是运用这些简洁的概括的线条,通俗易懂地再现人的情感、外形、动作、声音、速度和场景 等不同效果,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为什么一幅优秀的作品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效果,最主要还是靠创意。正所谓“七分点子三分画”。 欣赏了这些优秀的作品 ,同学们是不是有了创作的欲望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画漫画吧! 三、尝试创作 创作要求: 1、用漫画的形式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或者一件可笑的事。 2、漫画内容要健康幽默,形象要夸张、有个性,绘制时线条要简练概括。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业展示并评价 由小组推选出2-3幅,粘贴到展示板上,并且针对作品进行评价。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漫画的有关知识,并且知道幽默来源于生活。所以,同学们课下通过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生活中的幽默。 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