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14047

第1节《网络信息辨真伪》教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317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节,网络信息辨真伪,教案
  • cover
4.《网络信息辩真伪》 【教材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及特特征,能从网络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三个方面对信息的真伪进行鉴别和评价。 【教学目标】 1. 对网络信息进行辨别,并掌握网络信息真伪判断的基本方法。 2. 能对网络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网络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信息。 3. 培养学生利用辨别生活中常见信息真伪的能力,传播网络正能量。 【教学难点】 能对网络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网络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讨论、案例学习、问题驱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环境】 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展示课件) 师:大家认识这些图标吗?(学生回答) 师:网络世界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互联网已经成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大家是否有过忘我的上网经历?为什么? 生:网上的信息太丰富太精彩了! 师:互联网带来了有利的一面,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集中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在丰富百姓生活、增加信息来源的同时,也因为一些人不文明上网,导致各种违法虚假、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不良信息泛起,谎言谣言不时出现,污染网络环境,败坏社会风气,严重侵害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出示课件) 2、讲授新课 (一)网络信息的特征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内容瞬息万变,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信息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各类信息纷繁杂乱,鱼龙混杂,真伪难辨。 [教师活动]请思考两个问题网络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吗?网络上的信息存在哪些问题? 网络虚假信息有两个基本特征: 1、信息超载: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由于网络的无序扩张和信息的大规模膨胀,导致信息数量超过个人或系统所能处理或应用的水平。信息处于大爆炸状态,造成信息量大、信息质量差、信息价值低等问题,信息超载的现象也随之而生。 2、信息垃圾:是那些混在大量有用信息中的无用信息、有害信息,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危害的信息。主要包括冗余垃圾、陈旧垃圾、虚假信息、污秽信息和垃圾邮件等。 面对亦真亦假、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当某些言论或者某种事实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能否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辨认真伪? (二)鉴别、评价信息的方法有那些?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出示故事):找工作,网络红包诈骗、真实案例 案例1:警方提示警惕“100860”短信 日前,江西省抚州市有居民收到一条号码为100860的短信,短信内容为“您账户余额少于10元,请适时充值以免停机(停机后号码保留期60天)。欢迎使用短信形式的手机账单服务!发短信请回复号码……”有的居民未看仔细,认为是移动公司的服务信息,便回复了短信,结果手机话费莫名其妙被扣了不少钱。 [教师活动]:问题: ①受骗群众从哪里获得短信息 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 为什么 ②该短信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发表对该例的看法及回复老师的问题! (出示李明中奖的案例)并分析引导。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发表对该例的看法及回复老师的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并回答总结上述问题。 *结论一:(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1、根据信息来源途径辨别。 2、不要盲目地相信得到的信息,实地考证。 3、多渠道地获得信息。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向权威部门机构核实。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天气预报未来几日降温,不同的人关心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出示课件)不同的人关心的信息的目的不一样。 [教师活动]:展示播报几条信息,并请学生回答对以下信息的关注度。 1、江苏省教育厅:严禁强迫成绩差学生不参加中考。 2.央行今日起将调高存款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