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15557

2023-2024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前解答题提分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18981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年,答题,答案,训练,人教,考前
  • cover
2023-2024年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前解答题提分训练 1.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市、自治区的名称:B____,D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或岛屿的名称:R____(海),Q____(岛屿)。 (3)写出图中序号①②代表的邻国名称:面积最大的①____,面积最大的内陆国②____。 2.读“中国民族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99年,邮电部发行了《民族大团结》的邮票,我国各民族都有一枚相对应的邮票,这套邮票一共有_____枚。 (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和_____地区。 (3)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_____(填省区全称)。 (4)泼水节是我国_____族的传统节日,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填简称)。 3.【地理实践 知行合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上海到西藏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一条美丽的景观长廊。暑假,家住上海的小林同学一家自驾游览了被称为“中国景观大道”的318国道。结合下面“318国道景观大道图”。 (1)318国道沿线自然景观类型齐全、多样。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地形角度:它东起于沿海地区,向西到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_____,跨越我国地势的_____级阶梯,沿线地势落差巨大;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_____盆地再到青藏高原,地形种类丰富。 ②气候角度:其与30°N纬线大致平行,跨越了我国_____气候区和_____气候区。 (2)318国道还是一条人文巡礼之路。其沿线人口密度变化_____;它还经过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西藏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族。 4.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脉A是_____,黄河注入地B是_____海。 (2)由黄河总体流向判断我国地势特点_____。 (3)河口—龙门段黄河含沙量变_____(多/少),主要原因是流经_____高原。 (4)黄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分别写出一个产生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_____;人为因素_____。 5.读我国地理分区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海域进行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在图乙中找出我国成功试采可燃冰的海域_____。(填字母) (2)可燃冰试采成功说明了_____(单选)。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可燃冰属可再生资源,且清洁无污染 C.自然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不断更新和再生 D.积极开发新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3)图甲中P处是黄土高原。下列民居中能体现该地特色的是_____(单选)。 A. B. C. D. 6.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理定位:判断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你从雪山走来”①____山,“鱼米之乡”②____平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③____海。 (2)知识迁移:A、B两区域都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其原因大致相同,运用A区域所学知识,说明B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析原因:依据资料分析两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从汛期、雨季开始长短等的不同说明原因。 (4)解释现象:甲区域被称为“地上河”,乙河段被称为“黄金水道”。请选择其一解释原因。 (5)区域联系 为了解决A、B两个区域间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我国实施了____工程,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其中东线方案主要利用____运河输送。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开工建设,起点为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公里,较经广州出海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