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16169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2课 民俗文化》教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3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2课 民俗文化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2课 民俗文化》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的第2课,主题为民俗文化。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掌握民俗文化展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教材内容生动有趣,注重实际操作,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 - 掌握民俗文化展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 2. 能力目标: - 能够运用绘画、手工艺制作等手段表现民俗文化特点。 -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 - 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 - 掌握民俗文化展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 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民俗文化特点。 -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美术基础,对民俗文化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在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民俗文化。请你们回想一下,你们所了解的中国不同地区的民俗活动有哪些?可以举个例子。 学生A:我知道春节有舞龙舞狮,端午节有赛龙舟。 学生B: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家会放孔明灯。 教师:很好,你们已经对民俗文化有一些了解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 2. 知识讲解 教师:现在,请看一下这些图片。这是春节的舞龙舞狮表演,你们知道这个活动发生在哪个地区吗? 学生C:广东和广西的很多地方都有舞龙舞狮。 教师:对,舞龙舞狮是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吗? 学生D:我听说舞龙舞狮可以驱邪辟邪,还可以带来好运。 教师:非常好,舞龙舞狮的确有驱邪辟邪的寓意。那么,端午节的赛龙舟呢?你们知道它在哪些地区举行吗? 学生E:我知道浙江的乌镇和江苏的扬州都有赛龙舟教师:非常好,赛龙舟的传统活动的确在很多地方都有举行。这些民俗文化活动都代表着地方的特色和人们的情感寄托。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美术手段来表现民俗文化的特点。 3. 示范演示 教师:现在,我将进行一个示范演示,展示如何用绘画来表现舞龙舞狮的场景。请大家仔细观察。 (教师开始绘画,展示绘画过程) 教师:你们看到了吗?我通过绘画表现了一场舞龙舞狮的盛大场景。你们能够看到绘画中的龙是如何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的吗? 学生F:我看到了,老师运用了不同的色彩和线条,让龙看起来非常生动。 教师:非常好的观察!绘画可以通过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元素来表现事物的形态和氛围。接下来,我会给大家一些时间,让你们尝试用绘画来表现其他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赛龙舟、放孔明灯等。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绘画,展现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们开始进行绘画活动) 4. 学生互动与展示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互相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分享你们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谁愿意先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呢? 学生G:我愿意!我画了一个赛龙舟的场景,我运用了不同的颜色来表现龙舟的动感和水的流动。 教师:很棒!你的作品展现了赛龙舟的热闹气氛和活力。谁还有其他的作品愿意分享? (学生们陆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非常出色!你们的作品都展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通过绘画的方式,你们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与提升 教师: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绘画的方式深入了解了中国不同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