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22198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6263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主题学习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阶段特征】 世界 中国 大河流域文明产生,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佛教等) 夏、商、周先后建立,中国王朝产生并发展 考点1:古代埃及(九上第1课P2-5) 2022版课标: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发源地 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1](古埃及[2]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3]”) 发展概况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文明成就 太阳历[2]、象形文字[3](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天文学、数学、医学、金字塔[4]和狮身人面像[5] 地位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金字塔 简介 古埃及法老[6]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金字塔 代表 胡夫金字塔[7](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地位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考点2:古代两河流域(九上第2课P6-9) 2022版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发源地 西亚的幼发拉底河[8]和底格里斯河[9]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10]” 发展概况 文明成就 楔形文字[11]和阴历[12];60进制计数法;《汉谟拉比法典[13]》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14]最强盛的时期 《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 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概况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该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其内容十分广泛,可从中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5] 意义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考点3:古代印度(九上第3课P10-14) 2022版课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16] 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发展脉络 文明成就 阿拉伯数字[1](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佛教[2] 森严的种姓制度  简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3]” 森严的种姓制度 内容 等级 概况 特点 第一等级:婆罗门[4] 掌管祭祀 (1)各等级世代相袭;(2)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第二等级:刹帝利[5]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6]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7]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不可接触者”:贱民[8] 身份最卑贱,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9](释迦牟尼[10]) 传播 四大文明古国: 国家 文明发源地 文明成果 文明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 古代埃及 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在大河流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古巴比伦王国 西亚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等 古代中国 东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