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23305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共30张PPT含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4-06-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24557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内嵌,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九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其他商路的开辟; 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陕西出土二枚罗马金币 和一枚波斯银币 罗马的凯撒大帝(中国西汉时期)曾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观众都在观赏这件华美的长袍。经考证,当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长安。 中外文明之间存在着一条贸易之路…… 一、丝路探源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第一自然段,回答丝绸之路名称来源以及狭义和广义的丝绸之路分别是什么?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著作《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一词来称呼历史上这条促成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路线。“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1、概念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1877年《中国》 想一想:西域指的是哪里? 西域 现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西域的范围 3、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 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联合乌孙东返伊犁河谷,遏制匈奴 出发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结果 直接的外交目的并未实现 意义 开通了绵延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文明的千年交流 多角度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史料: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西域,顺利到达乌孙后,又分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其他诸国。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使节往来日益频繁。张骞出使西域前后十九年之久,行程数万里,途中历尽艰辛,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 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有效管理;推动民族交融 “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 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 开辟丝绸之路,促进物种交流,推动边疆开发 唐中后:受阻 ———根据周伟洲、丁景泰《丝绸之路大辞典》内容绘制 明清:衰落 大体:长安 河西走廊 阳关/玉门关 南道:昆仑山北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 帕米尔高原 阿富汗 印度 地中海东岸 中道:沿天山南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 帕米尔高原 中亚 伊朗与南道的西行路线会合 北道:天山北 伊犁河 中亚与中道会合 二、丝路兴衰 材料一:前1世纪,罗马人从安息人那里认识了丝绸,并很快狂热地喜欢上了这种来自远东的神秘丝织品,成为丝绸在西方最大的主顾。丝绸质地优良,但制作工艺由汉朝垄断,神秘而复杂。“奥勒良曾抱怨一磅丝绸在罗马竟能卖到12英两黄金”,罗马为进口丝绸流失大量黄金。 ———水丽淑《西汉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启示和原因》 材料三:河陇地区的农业,以河西走廊、湟水流域自然条件最好,唐廷在这里兴置了大量的屯田、营田。“天下称富庶者无属陇右”。 ———史念海《中国通史》 思考:从西汉至隋唐陆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汉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达,中国是丝绸的故乡,经济也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商人活动频繁。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连通西域。 (1)农耕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 (2)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3)政策开放,制度先进 (4)文化繁荣,交流悠久 (5)国际关系稳定 (6)突出人物的贡献 中国古代主要有四条丝绸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