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24211

3.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共35张PPT) 高二物理(沪科版2020上海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35720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二,必修,选择性,上海,2020,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机械波 3.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知道机械波的产生条件,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横波和纵波的概念. 3.知道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如图所示,手拿绳的一端,上下振动一次,使绳上形成一个凸起状态,随后形成一个凹落状态,可以看到,这个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如果在绳子上某处做一红色标记,观察这一红色标记的运动. (1)红色标记有没有随波迁移? 答案 没有,红色标记只在竖直方向上下振动. (2)当手停止抖动后,绳上的波会立即停止吗? 答案 不会,当手停止抖动后,波仍向右传播. 1.波的形成(以绳波为例) (1)一条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这些小段可以看作一个个  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   的作用. (2)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  相邻的质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绳子上的质点都跟着振动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  一些开始振动. 相连 弹性力 带动 迟 一、波的形成及特点 2.介质 (1)定义:波借以  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    ,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3.机械波的形成 机械振动在  中传播,形成了机械波. 传播 相互作用 介质 4.波的特点 (1)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 (2)各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所以各质点振动的周期(频率)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频率)相同. (3)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但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 波源 介质 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 以振动的形式向外传播  机械波 (4)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5)波是传递  的一种方式. (6)波可以传递  . 3.振动和波动的联系 (1)振动是波动的原因,波动是振动的结果;有波动必然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 (2)波动中各质点振动的性质、频率和振幅与波源相同. 能量 信息 例1 如图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 时,1到达最上方,5开始向上运动.问: (1)t= 时,质点6、10、14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各质点在t= 时的情况如图甲所示: 由图甲可知,t= 时,质点6未达到波峰,正在向上运动,质点10、14未运动. (2)画出t= 时的波形图,并说明质点6、10、14的运动状态.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t= T时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质点6正在向下运动,质点10向上运动,质点14未运动. 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运动特点 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其运动特点可用三句话来描述: (1)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 (2)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 (3)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落后于先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 概括起来就是“带动、重复、落后”. 归纳总结 针对训练1 在一条软绳上选18个等间距的质点,质点1在 外力作用下首先向上振动,其余质点在相互作用力的带动下依次振动,从而形成简谐波,由波的形成及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质点均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自由振动 B.每个质点开始运动后,均在水平方向做  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C.绳上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时,方向都  向上,振动周期都相同 D.绳上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递过程,  每个质点均做等幅振动,故每个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 解析 每个质点开始振动后,只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水平方向上不随波迁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