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26359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作业整体设计(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7821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答案,九年级,化学,人教,学年度
  • cover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作业整体设计 目 录 一、单元信息 1 二、单元分析 1 (一) 课标要求 1 (二) 教材分析 1 (三) 学情分析 2 (四) 重组单元设计思路 3 三、 单元作业分析 4 (一) 单元作业学习目标 4 (二)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4 四、课时作业 7 课题 1 “管”中窥水 7 课题 2 入微识水(第 1 课时) 17 课题 2 入微识水(第 2 课时) 24 课题 3 见微知水(第 1 课时) 31 课题 3 见微知水(第 2 课时) 37 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44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化学 九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水”能告诉我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团重组单元 课题 信息 序号 课题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管”中窥水 3.1 (第 48 页-第 49 页) 2 入微识水 3.1 (第 50 页) ;3.2 (第 53 页-第 56 页) ; 4.3 (第 80 页) 3 见微知水 3.1 (第 50 页) ;3.3 (第 59 页-第 63 页) 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 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也可以转变为离子; 能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能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 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该元素的名称、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其应用; 初步形成基于元素和分子、原子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建立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 视角之间的关联。 (二) 教材分析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由《分子和原子》《原 子的结构》《元素》三个课题组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 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原 子是如何结合成分子的?不同的原子有什么区别?只有进一步研究原子的结构,才能解释这 些问题。当我们从分子和原子这一微观层次看待物质世界时,纷繁复杂的变化就变得有据可 依、有律可循。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物质时,元素可以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起 1 桥梁,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可以更加直观地表征物质的不同层面,同时便于信息的交流和 传递。因此,以宏观、微观和符号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物质是化学特有的视角。 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这些基本概念都会在本单元出现,而这些基本概念正是学生形 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的起点。科学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更 是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无数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设计出的巧妙实验 ( . . ..... 神也 是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最好的素材。所以,本单元内容是建构化学知识体系、落实 )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最好的情境,他们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和潜心研究的奉献精 .......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最关键的节点,在化学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 1 第三单元内容分析 (三)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观察和前面两个单元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学习,认识了不 少奇妙变化,对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了判断能力,并具备了 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很多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好奇心:为什么会闻到花香?给气球打气为什 么会鼓起?木炭燃烧为什么会生成二氧化碳?物质世界的千变万化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这些 问题正是本单元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 初中生习惯用形象思维理解所学知识。分子和原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