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27357

2.2《红烛》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78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红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红烛》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红烛》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四、教学准备: 课本《红烛》的课文材料。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蜡烛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的象征意义,并与课文《红烛》的主题进行联系。 2.阅读理解(1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红烛》,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诗中的“红烛”象征着什么? (2)诗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 (3)诗中的“烛花”象征着什么? (4)诗中的“烛泪”象征着什么? 3.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包括隐喻、象征、比喻等。学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并与同桌进行讨论。 诗中的“红烛”象征着什么? “红烛”象征着诗人的热情和追求。红色代表着热情和光明,蜡烛则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象征。 诗中的“红烛”还象征着诗人的青春和激情。红色代表着青春和活力,蜡烛则是短暂而灿烂的生命。 诗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 “黑夜”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黑暗是缺乏光明和希望的象征,与诗人的热情和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的“黑夜”还象征着社会的冷漠和无情。黑暗是社会对个人的压迫和排斥的象征,与诗人的热情和奉献形成对立。 诗中的“烛花”象征着什么? “烛花”象征着诗人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烛花是蜡烛燃烧时形成的花朵,美丽而短暂,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的“烛花”还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创造力。烛花是蜡烛燃烧时的自然产物,代表着诗人的才华和创造力的迸发。 诗中的“烛泪”象征着什么? “烛泪”象征着诗人的牺牲和付出。蜡烛燃烧时会融化出蜡油,形成烛泪,代表着诗人为了追求和奉献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 诗中的“烛泪”还象征着诗人的悲伤和无奈。烛泪是蜡烛燃烧时的自然产物,代表着诗人在追求和奉献中所遭受的挫折和痛苦。 4.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并与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奉献。诗人通过红烛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为了实现这一追求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 诗歌的主题也是对个人价值和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人通过黑夜的象征,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冷漠和无情,以及个人在追求美好事物中所遭受的挫折和痛苦。 诗歌的情感表达是什么?为什么? 诗歌的情感表达是热情、孤独、向往和无奈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红烛、黑夜、烛花和烛泪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热情和追求,以及在追求中所遭受的孤独、挫折和痛苦。 诗歌的情感表达也是对美好事物和社会现实的矛盾情感。诗人通过对红烛和黑夜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个人价值和社会现实的反思。 5.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几道与诗歌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答题和讨论。例如: 诗中的“红烛”和“黑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红烛”和“黑夜”是对立的象征关系。红烛代表着热情和光明,黑夜代表着冷漠和黑暗,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的“烛花”和“烛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烛花”和“烛泪”是相对的象征关系。烛花代表着美好愿望和追求,烛泪代表着牺牲和付出,两者形成对比。 诗中的情感表达是什么?为什么? 诗中的情感表达是复杂而矛盾的情感。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