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3061

曹刿论战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5415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曹刿,论战,课件
  • cover
课件67张PPT。齐与鲁是春秋时的邻国,齐是较强大的诸侯国,鲁是较弱小的诸侯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 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遭牵累,都出奔他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公子纠出奔鲁国。 齐襄公被齐国大臣杀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莒国和鲁国都各自护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夺得君位。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当上国君后很想显示自己的威风,建立威信,便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战于鲁国长勺。“长勺之战”的背景 官渡之战、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长勺之战说一说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及相关人物。曹操、周瑜苻坚、谢安曹操、袁绍项羽、章邯战争文化小知识: 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齐鲁长勺之战 (前684年) 晋楚城濮[pú]之战 (前634年) 秦晋崤[xiáo]之战 (前633年)曹刿论战 《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我国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简介关于历史散文的体例 历史散文有三种体例.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 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叙写史实.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 所独创,如《史记》.相关文学常识:五经:《诗》《书》《 礼》《易》《 春秋》《春秋左氏传》就是解释《春秋》的著作。传:解释经文的著作。《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史记》“春秋战国”的名称源于何处?源于两本书: 《春秋》,相传孔子所作,记载前770-前476的历史。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著,记载前 476 年-前 221 年的历史。“春秋三传” 左传谷梁传公羊传春秋三传传:注释作者公羊高作者谷梁赤作者左丘明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背景 鲁国齐国(齐襄公)莒jǔ国纠长勺(齐桓公)小白逃逃解题:曹刿是什么人物?他“论”的 是什么“战”? 曹刿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大夫。 他“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之一。 齐鲁长勺之战(前684年) 晋楚城濮之战(前634年) 秦晋崤之战 (前633年)春秋三大战役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宋) 朱 熹朗读课文一、掌握下列红色字词的读音:1 .曹刿( ) 2.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5.小信未孚( ) 6.公与之乘( ) 8 .战于长勺( )9 .下视其辙( ) 10.登轼( )而望 11.望其旗靡( ) 12.夫( )战 13.牺牲玉帛( )guìjiànbǐfúfúchéngsháozhéshìmǐfúbó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