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与海》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老人与海》。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学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老人与海》是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三单元的一篇选文。本单元是小说单元,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祝福》、《春之声》、《一个人的遭遇》等小说,初步掌握了小说鉴赏的方法。 其次是学情分析,周冠生在《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中职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研究》中指出: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语文学习一般兴趣不高,基础较差,知识面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课堂学习气氛不浓。但他们大多活泼好动,学习中乐于尝试体验,团队意识比较强,愿意在集体切磋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应是学生的学情,中职语文教师要在中职学生的已有经验上开展教学活动。 然后是教学目标,在《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设置了3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模块中的专题2是《中外文学作品选读》,此专题中提出了这样的教学要求,设计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基于此要求,我设置的任务情境如下: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要举行"我爱读小说的"推广活动,请你基于书本上的节选部分,为《老人与海》制作宣传海报。 同时,中职语文课标中提到要“精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握作品内涵,形成自己的感受”,基于此要求,结合教学情境,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明确海报要素的方式,理清情节; 2.通过陈述海报设计说明的方式,把握老人的形象,感受老人的精神力量; 3.通过创作海报宣传标语的方式,书写学生自己的感受。 整个教学设计基于《老人与海》海报设计这个任务驱动,下设了选择海报元素、陈述海报说明、创作海报宣传标语三个子任务。海报元素对应了故事情节分析,学生需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筛选出自己觉得重要的信息。海报说明则需要学生对老人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同时要把握作品的内涵,丰富学生体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海报标语是一句凝练的宣传语,需要学生概括归纳整个文本,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独特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 二、说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教学情境,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 三、说教学过程 课前,我在钉钉发布两个课前学习任务,一是观看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彼得洛夫导演的动画短片《老人与海》,此片大约20分钟,获得了第7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这个课前任务是希望学生通过影片,了解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便更好地理解节选部分。 二是通读节选部分,完成老人与鲨鱼较量的表格,表格包括攻击者、鲨鱼数量、鲨鱼特征、老人作战工具、结局5个部分。通过完成表格,落实预习,掌握节选部分的文本内容。 课堂教学主要采取4-6人小组合作形式,具体如下: 环节一:明确海报元素 提问学生:有哪些元素可以展现在海报上?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马上可以回答:大海,老人,帆船,大马林鱼,鲨鱼(鲭鲨、星鲨、犁头鲨等)、“武器”(鱼叉、绑着刀子的桨、短棍、舵把) 在明确鲨鱼类型以及老人作战武器的过程中,把握故事情节的变化。 环节二:选择海报元素 在明确海报元素的基础上,提问学生,你会选择哪些元素?如何展现?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明确如下: 选取大海、老人、帆船;展现的图景是老人在广袤大海上划船(配图) 选取大海、老人、船、鱼骸骨;展现是老人拖着鱼骸骨返航(配图) (3)选取老人、鲨鱼,“武器”;展现的图景是老人与鲨鱼斗争。 在这个教学点,我会①展示学生课前习作,分析5次斗争;(展示表格) ②然后追问学生他会选择选择哪一次与鲨鱼的搏斗,说明原因。(配图) 环节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